第二卷:马踏江湖 第138节苏府行凶(1 / 2)

当世大儒章颖达在城门楼坠亡的事情不到半日,便在整个玉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一大群的士子聚集在了苏府门前讨要说法,数千名的士子直接将苏府门前的那条大街挤满了;有的甚至拉起了横幅,写着“草菅人命苏阎王”“杀人凶手西阎王”“刽子手苏阎王”“血债血偿”“还我公道”等等诸多话语。

但是没有一幅敢写“西凉王”“苏战”几个字,这几个字写上去,那就等于是在辱骂藩王了,这些人也没胆写,只能写写擦边。

可是任凭他们如何谩骂,苏府却是稳如泰山,大门紧闭;有些人甚至直接狂敲府门,还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后来有一些人叠人的攀爬围墙,结果一波箭雨从那些爬上墙头的士子耳边擦过,有胆子大的被吓得摔下去,有胆子小的直接被吓得尿了裤子,底下托他上去的同伴可就苦了,没来由的一阵骚臭的甘雨落下。

“擅闯藩王府邸罪该当诛”府里三百西凉铁骑齐声怒喝,比门外数千士子的声音还要大;不少人都被这声音喝破了胆气,不过碍于面子谁都没走。

一张张的状纸跟雪花似的递到了玉京城里各处府衙,连锦衣卫、东林军、巡防营都有人递状纸来,甚至有国子监的一些士子在谋划着到宫里告御状;状纸的内容无非就是说西凉王苏战是杀人凶手,请各处府衙将他擒拿归案。

一开始有京都府尹的人前来说要请西凉王回府配合调查,虽然西凉王的凶名他们早有耳闻,但是这里是京城不是西凉,京城可是他们的地盘,料他西凉王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真别说,京都府尹的人在门前一亮明身份还真的有效果,苏府的大门缓缓打开,出来的不是西凉王,而是手拿棍棒,已经换了身上甲胄的西凉军,对着那些京都府尹的官差们就是一顿痛打,他们下手也有分寸,只是将这些人打痛打折,性命无虞;打完挥一挥衣袖转身进府,重新将大门关上。

这一出发生后不久,便有锦衣卫跟巡防营的人赶来,巡防营是维护京都治安的人数不多;嘴上说是来维持秩序的,其实都搁在旁边看戏呢,他们来只是防着苏府的人伤人性命,这里面可是有不少国子监的学生。

这一天苏府的门再也没有开启过,那些人在府门前又骂了半夜这才散去;第二天醒来继续在苏府门前围堵,不过人数上却是比昨天少了许多。

连都有人在苏府门前谩骂拉横幅,人数却是一天比一天少,到的时候只剩下数百人,这几天苏府的大门都是紧闭着,任凭他们在府门前骂破了天。

第二天就有状纸递到了内阁,章府也有奏章递了上来,目的都一样,请求皇帝陛下严惩杀人凶手,几位学士跟尚书合计了一下挑选了几份比较有份量的递到了御书房,也不知道皇帝有没有看,看着三天过去了皇帝连吱一声也没有,他可以放任京城的诸多士子去围堵苏府,可是杀人凶手一事实在不成立。

你站在城门楼上骂人家,你还不允许人家还嘴吗?结果人家骂完你,你自己心态差承受不了掉下来死了,反告人家是杀人凶手,这样合理吗?那么多人看到章颖达是自己掉下去摔死的。

所以将西凉王定为是杀人犯这个事情本来就不成立,哪怕御状再多,也没有抓捕他的正当理由。

这几天由御史台牵头,弹劾西凉王苏战的奏章也跟雪花似的在内阁里都堆成了一座小山,无非就是西凉王苏战害死当世大儒章颖达、府门前纵容府里下人行凶云云。

吱呀

傍晚,苏府的大门再一次打开,三百名龙骑营的铁骑全部涌了出来,然后分成了三股,一股拦下了锦衣卫,一股拦下了巡防营的人,第三股拿着棍棒把那些围堵在府门前的士子一顿打,前几天或许是凭借一腔热血来府门前围堵,几天下来热血早就凉了,能坚持到现在的肯定是受人蛊惑了,所以这些龙骑营的下手也都很不客气,下手贼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