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还人情(1 / 4)

我去古代考科举 吕颜 4532 字 2022-07-29

卫大儒看着被小厮领进门的湛非鱼,或许是性子古怪孤僻,所以即便是对着个小姑娘,态度一样的冷硬而疏离,“你既然有禁龙卫的令牌,又何必来我这里。”

在大庆朝谁不知禁龙卫,卫家的无书楼藏书虽然丰富,堪称江南第一。可禁龙卫真要找什么书,根本用不着卫大儒,只要放出风声,不管是为了巴结而是忌惮,绝对会将书籍双手奉上。

“我想找一些杂书,但书肆很难找到,所以才登门拜访,多有打扰,还请卫大儒见谅。”湛非鱼说明了来意。

各大书肆售卖的都是科举相关的书籍,也有一些话本子之类的,但类似《天工开物》《齐民要术》这类的书籍基本是没有。

一些大家族或许有这类的藏书,可湛非鱼和明三总不能一家一家的拜访,还不一定有,即便有也不一定会外借,青涯书院的名头不够用,可也不能打着顾学士的名头,所以来卫大儒这里是最便捷的途径。

或许是谈到书,卫大儒态度难得温和了一点,只是有些不解,“你找这些书干什么?”

湛非鱼也没有隐瞒,“学生此前拜访过青涯书院明山长,而明三公子打算开办技艺类的书院,教导普通人学习各种技艺……”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门外伺候的书童和小厮诧异的往花厅里看了一眼,老爷竟然能和一个小姑娘交谈了半个时辰,这简直是前所未有。

卫大儒不愧是博览全书,“此书三卷十八篇,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篇,上篇:《乃粒》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乃服》记录的是衣裳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上篇:《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

《天工开物》收录的农业、手工业、机械、砖瓦、陶瓷……等各种生产技术,但书籍毕竟是书籍,而大部分的匠人并不是识字,他们的技艺都是依靠祖辈或者师傅的口耳相传,亦或是自己平日里钻营出的经验。

“明三公子打算让夫子按照书本教授,而经验丰富的匠人则用实际经验教导,两者相结合,一般三年时间即可。”湛非鱼见卫大儒并没有轻贱工匠,说的更加详细。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卫大儒好书爱书,也有举人功名,可并不认为只有读书人才清贵,能工巧匠亦不可少。

湛非鱼虽有过目不忘的记忆,但毕竟读书时间短,看的也都是科举相关的书,对各种杂书仅限于知道,“我听说《木经》一书是关于房屋建造的书籍,只是此书已经失传,而诸如此类的书籍都很难找寻。”

在乡野农家,建房子那都是找一两个精通建房的工匠,然后村里人帮忙,这房子也就搭建起来了,而州府则有专门建房的工匠,只不过技艺不外传,否则也不会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你来丰州也是为了书,二是因为丰州是匠人之乡。”卫大儒早年一心读书,可经过父母妻儿的惨死后,再加上这些年读史书,他早就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迂腐书呆子,一番交谈之后就猜出湛非鱼此行的目的。

只是卫大儒有些不解,小姑娘衣着打扮明显是家境富裕,但哪个大家族会让一个小姑娘抛头露面?

这要是家中男丁,还能说是培养磨炼,可这娇滴滴的小姑娘,不应该是在后院娇养着。

察觉到卫大儒打量的目光,湛非鱼站起身自报家门,“学生南宣人士湛非鱼。”

“原来是你。”饶是卫大儒深居家中却也从下人口中知道湛非鱼的名字,一个小姑娘拜师顾学士,甚至参加了科举,关键府试还是案首。

原本卫大儒也想过南宣知府取了湛非鱼当案首是不是为了巴结顾学士,可南宣府的读书人却不曾闹起任何风波,这就说明湛非鱼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