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连夜赶回去又赶回来(1 / 4)

两个星期后,阳光明媚的清晨。

施然坐在龙椅上,看着陈喜递来的奏报,心里微喜。

南边的战事终于结束了,陈喜已于一星期前收复了最后一座县城,打退了西瓯、骆越的军队,共计杀敌五万余众, 俘虏叛贼五十三人。

其中贼首在城破时,逃往骆越。

陈喜派人前去讨要,骆越惧于大随天威,绑了贼首,乖乖奉上。

施然将奏报递给柳山青,说:“陈喜请求在西瓯、骆越边境驻军,行骚扰之策,你怎么看?”

柳山青大致扫了一遍奏报,思索道:“西瓯、骆越弹丸之地, 此次作战已是元气大伤,朕觉得不必再耗费军力,对它们进行骚扰。要打,就一战毕。”

“我也是这样想的,”施然说,“现在就差左丞相那边了。”

结束战争的命令早就发给了左丞相,左丞相迟迟没有回复,倒不是左丞相对命令不满,打算抗命,而是北边的战事,让左丞相无法立即结束战斗。

因为在命令送达之前,匈奴单于的三子和一干贵戚率领的一万人马,落入左丞相的包围圈中, 左丞相已开始搜索包围圈,欲将这支匈奴部队全部吃掉。

目前的战况,据黑冰台报告,唯一的麻烦是大漠的风雪。

今年大漠的风雪格外的大,给将士们带来了不少麻烦, 有很多将士都因严寒冻伤,弓弩都很难拉开。

左丞相麾下的将领大多数都不赞同左丞相继续清剿匈奴残敌,认为陛下定下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没必要继续冒着风雪追击匈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左丞相则是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大漠的风雪固然会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装备比他们更差的匈奴,情况只会比他们更糟。他们可以利用风雪,消灭更多的匈奴。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匈奴逃出河西时,还有差不多十万人,在风雪和左丞相的夹击下,短短一两个月,匈奴只剩下不到六万人。

当然,大随这边的损失也不小,左丞相率领大军出河西,入大漠,追击匈奴时, 人数是十二万, 如今已伤亡了两万。

余下的十万人之中, 有不少人冻伤。

就是左丞相自己的耳朵、手指也都冻得结痂。

张平、左戍和乐复两部减员更是严重。

乐复两万人的部队如今只剩下不到五千人。

张平、左戍的部队人数看上去是还有一万两千多人, 可实际上一万人是走投无路的匈奴百姓,余下的两千多人才是大随将士。

张平和左戍现在每天都是心惊胆颤,生怕这些匈奴百姓突然倒戈相向。

毕竟,这些匈奴百姓愿意替张平、左戍作战,完全是为了食物和左戍曾许诺,建功者战后和携妻儿老小入大随,成为随人。

而张平、左戍的食物基本上都是从匈奴人那抢过来的。

所以,这些匈奴人若是突然临阵倒戈,张平、左戍一点都不奇怪。

张平、左戍之所以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征用匈奴人,实在是所部减员太过严重,不征用匈奴人,他们就无法继续作战,完不成左丞相交代的任务。

施然得知这一情况时,跟柳山青笑说:“怎样,张平、左戍还行吧。风险如何暂时不提,他们能在战时,让匈奴人替他们作战,足以证明他们的胆识和谋略。”

柳山青说:“胆略、谋识是有,但领兵方面还有所欠缺,同样是两万人马,乐复能有五千,他们就只剩下两千。”

“不能这样比,他们遇到的敌人、战况都不一样。尤其是张平、左戍突袭龙城,又绕去河西,配合左丞相打了一次伏击。”

施然说:“当时他们是一万多人,伏击十几万大军,还成功了,这就足以他们的领兵能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