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噩耗频传(1 / 2)

皇后抿紧了唇,低下了头,歪倒在小榻床头小几上,好似疲累极了。

许相逢见状知道她是一时消化不了这个消息,便打算告退。临走前,他又说了一遍,“初儿,若你想离开这皇宫回来,许府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着。”

皇后坐在屋内的暗处,看了门边暖光里的许相逢很久,在他等得不耐转身一脚跨出了门槛时,才轻缓地将在心里盘旋了许久的话吐出口,“父亲,念儿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孩子。”也是这么多年,她在这幽幽深宫里,唯一的希望与光明。

那声音轻缓若烟,风一吹就散。

许相逢停在空中的脚一顿,就再没有一丝犹豫地迈了出去,不曾再回头。

听着许相逢的脚步声远去,皇后终于是再撑不住,任泪落了满腮。

康都今年的冬天比哪一年都来得冷,到腊月里已是遍地银装素裹,山上山下停了二尺厚的深雪。

饶是积雪严寒,却也盖不住临近年关街市的热闹。

腊八的香气还在天地间随风飘荡着,年夜饭的香味就已经渐渐有了。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是一年里团聚的日子,家里有什么好酒好菜都拿了出来,招待亲朋好友,上告天地神灵,过一个圆满的年,祈愿来年幸福美满、红红火火。

有的讲究的,或是年节要出摊儿的,腊月初就已经开始预备年节的美酒佳肴。

一时间,康都城内一扫之前的压抑沉闷,挂起鲜艳的彩绸、红灯笼,变得鲜活喜庆了起来。

走在早朝的路上,被朝中日益凝重的气氛压得喘不过气的朝臣们,受这喜庆的氛围感染,也觉得心头松快了几分,有了互拜早年的精神。

但今日的早朝,却给了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边疆驿报送抵京城,在早朝上毫无预兆地被宣读——受诏协理南疆的舒王孟舒澜,在前往南疆搜寻端王的路上,遭到流寇袭击,重伤坠崖,下落不明,生死未知。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朝臣们手足无措,让皇帝呆若木鸡。

让人将驿报呈上来,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皇帝才最终确认,驿报是真的,没有作假,它只是被人扣下,在送到自己手里之前,先被当庭宣而告知。

皇帝自驿报中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龙椅下的许相逢。

许相逢却是从容地一拱手,劝道:“还请圣上节哀。”

皇帝捏着驿报的手都在发抖,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呈现出青白的颜色,怒火在胸腔中涌动,将眼白映成一片猩红。

皇帝一怒,众臣惶恐,纷纷跪地劝解,“请圣上节哀!”

众臣皆跪着,唯有许相逢站着,站得笔直却随意。

皇帝盯着垂首揖礼的许相逢,涌上脑门儿的热血冷了下来。

哪怕是已经撕破脸,已经将大权握在了手里,他依旧小心得很。

两朝为相的老臣,不跪君王的特权,他将挑衅和谦恭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让自己这口气出不来,也咽不下去!

皇帝猩红着眼盯了他许久,终是压下了喉头那股腥甜,沉痛地闭上了眼,“朕,该如何同阿姐交代?”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唯有许相逢问了一句,“长公主出使大梁已久,如今朝局动乱,是否该请她回来主持大局?”

公然质疑皇帝的能力,若是换个人恐怕已经被拖了出去。

但说话的是许相逢,历经两代帝王的他有资格说这话,大权在握意图颠覆皇权的他更有底气说这话!

皇帝幽幽地盯着许相逢,目光已然森冷,“与大梁外交之事若处理不当,恐再起兵戈。许相也不希望,此时再生战乱吧?”

许相逢当然不想大梁这时候插一脚绊住东疆兵马,那也是他所希望的。

只要阿姐留在大梁,他许相逢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