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灞桥盛况(1 / 3)

长安的灞桥码头,打从去年开始,就一天天的繁忙了起来,每日里,总会看到无数的船只,在码头里进进出出的,将整个码头都堵的水泄不通。

这些个船只, 都是从各地蜂蛹而来的客商,空船而来,满载而归,船上都是长安周边工厂里的货物,小到一盒火柴,大到一船的化肥。

灞桥原本的码头, 其实已经很大了, 然而,随着长安周边的工厂增加,各地的客商蜂拥而至,码头便一再的扩建,但即便是如此,依旧却有些无法满足每日的吞吐量。

放眼望去时,沿着渭河而上,河面上到处都是等着装卸的货船,而码头上,更是一片繁忙的场景,来来往往的牛车,几乎在码头的官道上,连成一条长长的现。

不过,今日码头上的场景,却跟往日里的繁忙景象,有些不太一样!

从一大清早的时候,码头上就突然出现了一营兵马,一个个身着甲胄,不但将码头封锁,还将码头通往长安城的这条官道也给封了。

那些原本等着码头, 准备装卸货物的货船,竟被直接赶到渭河上游,远离码头的位置,而那些准备进入码头的船只,则被远远的挡在下游。

一些等了好些天,好容易才排到码头的客商,如今被无情的驱离码头,心里便顿时有些不满起来,他们可是好不容易才排上的啊!

这样的不满,先是在几人中间,到了后来时,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产生了不满,他们都是从各地来的,有些远一点的,甚至在长安待了一月多了。

“这叫什么事啊,总得给个说法吧!”

“就是啊,这么不明不白的, 不是在浪费咱们时间吗!”

“如此做法,下次谁还敢来啊!”

“算了吧,你以为你不来,谁稀罕你来一样!”

有人心生不满,便自会有人出来反驳,而反驳的人,自然便是长安的本地人,听着身边几名外地客商的抱怨,不由一脸鄙夷的道:“你们也不看看,这是谁下令封的码头?”

“谁?”

“这位小兄弟的意思,该不会是陛下下的令吧?”

听的长安本地人的鄙夷,周围的外地客商们,即便心里有些听不惯,但还是耐着性子,冲着面前的本地通,惊讶的问道。

“便是当今陛下了!”被一群人围着,本地通的脸上,顿时露出受用的表情,继而,便有些得意的冲众人继续说道:“那你们倒是再猜猜,陛下为何会封了码头的!”

“那谁能猜到呢!”听到本地通的这话,外地的客商们,顿时摇了摇头,这长安他们也是头回才来,这种事更是无从得知了。

“实话告诉你们吧!”看着周围的外地客商们,纷纷的摇头,本地通更是一脸的得意,与有荣焉般的道:“那是因为,咱们的侯爷回来了!”

“侯爷?”听的本地通的这话,周围的外地客商们,顿时露出疑惑的神情,这里乃是长安,真正的天下脚下,别说是区区侯爵了,便是国公、亲王,那不都是一大堆!

然而,这疑问刚刚产生,便有人立刻便反应了过来,一脸震惊的望着本地通,语气惊讶的问道:“这位小兄弟说的侯爷,可是那位泾阳侯?”

泾阳侯的名字,他们自然是知道的,长安如今能有这么多的工厂,那全都是因为泾阳侯所为,包括他们自己,能从中赚到钱,也是拜泾阳侯所赐!

“那你们以为是谁呢!”听到周围惊讶的声音,面前的本地通脸上,顿时便露出得意的神色,仿佛听到有人夸泾阳侯,便是在夸他似的。

“那…那就怪不得了啊!”听佛本地通的亲口承认,再看看被封锁起来的码头时,周围的外地客商们脸上,顿时便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他们这几日,待在码头上时,自然也听说了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