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花钱,哥是最专业的!(3 / 4)

消费系男神 起酥面包 213 字 2023-05-22

懂行、真正有能力的专家。

第二,您还得压得住他!

让他尽心尽力,直接从源头去解决真伪的问题,最好是给每一瓶顶级酒都附带原厂的鉴定证书,这样才能把您心目中的酒窖顺利的建起来……”

庞晓光真的是掏心掏肺了,韩烈感觉大有收获。

花钱,听起来贼简单想起来更简单,好像只要有钱谁都会花似的,但其实有时候可能比赚钱更难。

很多人能够赚到钱是因为赶上了时代或者踩中了风口,安安全全顺顺利利就发了大财,等真正开始享受的时候才发现——哎哟我去,怎么那么多骗子啊?

娱乐圈收割煤矿主不是个例。

叠码仔做套诱赌收割工厂主也不是个例。

以翟欣欣为代表的婚恋杀猪局收割it富豪更不是个例。

再普遍点讲,以奢侈品、红酒、艺术品、文玩收藏来收割圈外富豪,更是经久不衰的生意。

有钱≠会花。

能力强智商高≠永远不会上当。

隔行如隔山,金融大忽悠是怎么收割那些圈外富豪的,酒商就可以怎么收割金融专家。

韩烈要是一时兴起直接把那1.5亿砸出来,能买到一半真货都算是烧高香了。

办事儿缺乏章法,结果必然是这样。

现在倒是不至于了,庞晓光虽然没有直接搞定问题的能力,但是他出的主意确实靠谱。

于是韩烈回头就找到金融办的某科室领导,联系上了保税区红酒交易中心的老总苏婉凤女士,以及魔都红酒交易中心的老总顾光。

当天傍晚,便坐在一起吃了顿饭。

他们两家平台,硬要算的话,其实也算是搞金融的。

把平台上面的红酒,理解为股票就好。

平台方保证每个种类的红酒都来自于酒庄,做的是f2c模式。

实物交割流程大致是全球原产地酒商酒品→入自贸区保税区恒温恒湿24小时监管的酒品仓库→消费者。

但大部分客户在平台上购买红酒都不需要交割实物,而是持有所有权,作为一种投资长期持有或者低买高卖。

因此,两家平台不但要受到商务委和工商局的监管,同时还得接受金融办的监管。

甚至,金融监管对他们的生存更有发言权。

而那位金融办科室领导理论上对韩烈的私募也有监督管理权,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韩烈给他面子,他反而要承韩烈的情。

是不是不太容易理解?

人行、当地金融办、证监,理论上都是金融机构的爹娘公婆。

但在具体执行上,区别很大。

人行除了反洗钱根本没有精力理会别的,也不会越过证监去找事儿。

金融办则是每年开几次会,总结一下成绩,打打秋风,你好我好大家好。

证监才是真正的班主任。

私募如果做得小,那么谁都得罪不起,谁来检查都得供着。

可如果做到韩烈这种程度,尽管人行依然懒得搭理他,证监也只是正常监管,但当地金融办却会视其为政绩的一部分,不能随意拿捏。

像韩烈这种钱多人脉广、岳父又牛哔的主,一旦跟上级领导歪歪嘴,区区科长是扛不住的。

但是韩烈会做人,很尊重直管单位的好大哥和好朋友,开讲座的时候发了邀请函,结束后主动招待,那自然就是平等论交,互相帮忙了。

红酒交易平台则不一样,它们不受证监管辖,金融口的唯一婆婆便是金融办。

看似是减少了很多限制,实则成为了金融办能够具体管理的少数平台,不得不拿出更大的精力来应对监管要求。

简单理解……一个普通科员对他们的管理权威都很强。

现在是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