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第四世守城(2 / 3)

仙道之帝 SSD 3283 字 2022-05-09

不动。

匈奴人的大汗坐于战车之上,远远的眺望着山海关,自从战事不利之后,他便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擦着手中的弯刀。

大汗缓缓的拿起袋子中,晒干了的牛肉干,慢慢的放进口里,小心的咀嚼着。

每吃一口,他才意识到,这从前难以下咽的干牛肉干,居然这么的好吃。

他一口口细嚼慢咽着,一面死死的盯着山海关。

一旁的万户、千户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袋干牛肉干,草皮和树叶当然不好吃,自己同伴的尸体吃多了,也让他们的心中膈应的慌。

等这袋干牛肉干吃了个干净,匈奴人的大汗打了个饱嗝,他瞥了一眼,依然屹立在那里的山海关。

眼神之中那一股浓郁的杀意,始终不见消散,可是随后,杀意闪去,匈奴人的大汗,面对着身后的万户、千户们说道:开始准备撤退吧,这座城池咱们攻不下!

周围的万户、千户们,一个个脸色惨白,士气低落。

撤退吗?

丢下了十几万具尸体,耗费了如此之多的战马,在这个时候撤退,那损失该有多大呀。

见到周围的万户、千户们,没有什么反应。

大汗再次扫视了一眼周围,再次厉声大吼道:执行命令,撤退!

一个小时之后,无数的草原骑兵们骑马调转马头,齐齐返回草原。

……

宰相临时居住的府邸。

几乎是同时,山海关中文官内除了李宁外的第一人于善尚书令和武官中的第一人淮阳侯关翔二位大员,如抢功一般,疯狂的冲到了李宁的府邸。

一脸疲惫模样的李宁,有声无力的看着他们,见他们兴冲冲的样子,良久才问道:何事,值得你们二位如此高兴?

李宁不愧为干了几十年的宰相,哪怕有重病在身,也依然是山海关中的定海神针。

尚书令于善一脸感慨的说道:恩师,匈奴人退了,他们退了。”

说着说着,他激动的眼睛都变得通红,更咽了一下,带着几分含糊不清的接着说道:咱们守住汉朝的江山了,守住身后几千万的百姓了。

淮阳候关翔亦是激动得满面通红:是啊,宰相大人匈奴人全都撤走了,就在半个小时之前,卑职亲自登城,看了个真切,山海关真的保住了。

李宁闻言,有些浑浊的眼睛,瞬间变得炯炯有神,过于激动的他,猛的咳嗽起来,直到咳出几次鲜血,这才停止。

“匈奴人真的撤走了吗?”李宁有些不确定的追问道。

尚书令于善和淮阳候关翔互相对视一眼之后,齐齐的点了点头,表示此事千真万确。

……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此时的尚书令于善和淮阳候关翔两人,心中极为复杂,五味杂陈。

身为一代权臣、奸臣的李宁,虽然犯下了许多的错事,但是在大节上还是从来没有错的。

若非没有李宁把持朝政,霍乱朝纲十几年,大汉帝国也不会同时面对天灾和人祸。

然而,要是没有李宁攘内必先攘外的原则,不顾一切调兵到山海关,山海关必将失守。

北方将面临匈奴人的大举入侵,无数的百姓将死在草原骑兵们的弯刀长弓之下。

看着眼前这个风一吹就要倒的老人,两位同样位高权重的尚书令于善和淮阳候关翔,在心中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看眼前这个样子,李宁这位权臣,活不过今年这个冬天了。

……

“匈奴人撤了,咱们的日子,就能好过一点。”

片刻之后,李宁对着两人说了一句:“走,陪我出去看看。”

李宁在仆人们的搀扶下,走在最前面,而尚书令于善和淮阳候关翔两人,则紧随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