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穿针引线(1 / 2)

德玛加王叔说顾清临可能中了别人的圈套,而设下圈套之人无疑是叔父提起的李生桐。

顾清临带着这些货物来此探路,那么多商铺不一定会挡了李生桐的财路,但能让李生桐联合别人设下圈套让顾清临钻,那必然是比财帛要严重的事情。

比财帛更重要的便是人命,而最大利润的便是盐,贩卖私盐!

卓阳国地处草原腹地,不靠海,所以盐是一种比较紧俏且价格高昂的货物。

大耀国则不同,南部沿海地区盛产海盐,更有内地盐井,所以大耀国并不缺乏盐巴,这也就能说通为何李生桐会想要给顾清临下套了。

贩卖私盐是死罪,难怪李生桐急的跳脚。

不过顾清临所携带的盐巴是经过轩帝陛下应允,过了明路的,若是被顾清临知道李生桐贩卖私盐,再状告到轩帝那里,就不仅仅是挡了财路这么简单。

而是杀头重罪!

想起来了,叶婉茹手指不禁紧攥了一下,终于记起在哪里听过李生桐这个名字了。

年前曾听爹爹提过一句,李生桐在距年关不足一月的时候升任的礼部郎中,不过而立的年纪便能官拜正五品郎中之位,出去本身便是一位青年才俊,恐怕这其中也有丞相李宏源的关系在里头。

难怪当时爹爹提起时语气中的鄙夷甚明,想来以爹爹的性格一定是看不惯这种仗着家族势力在朝中加官进爵的人。

那这一切就说得通了,李生桐利用职位之便贩卖私盐,从中牟取暴利。

而顾清临此行不单单截断了李生桐的财路,甚至有可能已经将李生桐的身家性命悬在了刀剑之上。

这也不怪李生桐会狗急跳墙,生死攸关前又有谁能保持住风度呢!

不过顾清临这一招釜底抽薪确实够狠,若真是有什么举动,只怕这段时间已经足够顾清临去顺藤摸瓜的调查了。

怪不得一到卓阳国顾清临便日日出宫忙的不见踪影,想必定时调查这件事了。

原本不受待见的顾清临知道此等秘事怕也是受了顾言的授意,而若是能因此事将丞相搬倒,那其中的受益人便是顾清临之父顾言。

只是不知道李生桐贩卖私盐一事是不是李宏源授意的,或是他有没有参与其中。

但不论此事最得利最受益的人是谁,这件事捅出来必定会重伤其中的一股势力。

她不信李宏源不会留后手,那李宏源在朝中为官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早已根深蒂固,想要搬倒李宏源岂非一朝一夕可行。

丞相李宏源若是失势,那无论是大到庙堂之上还是小到县丞衙役,被牵扯出来的官员必定深广,而这些空缺出来的各处大小职位便可安插人手。

若是顾言、或是顾言背后的瑞王爷闵柏涵胃口足够大,那这些势力便可清洗一番换成自己的人手,若是不够大恐怕就要被各方势力瓜分。

但无论是哪种,如此一来,瑞王爷闵柏涵的势头都会焕然一新,更上一层楼。

难道这就是瑞王爷被禁足在府中,顾清临仍旧有恃无恐的原因吗?

若真如此,那顾清临还当真是赌对了,区区禁足不过伤了几分颜面,若是能将丞相李宏源的势力连根拔起,那伤的就是其背后之人的根本。

无论事态怎样发展,现在这源头都在顾清临身上,就要看顾清临怎么处置了。

若是顾清临真的手握证据,以他的性格怕也是不会如此莽撞的就抖落出来,而是会像猫捉老鼠一样,让李生桐有所警觉,或是明确的告诉他自己知道他做的事。

这样一来,一柄利刃便悬在了李家父子的头上,至于何时落下,就要看顾清临的意愿了。

此事还是要早早通知爹爹和兄长知晓才好。

若是顾言真的能凭借此事搬倒李宏源,那兄长和爹爹也好借此机会安插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