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整顿朝纲 第四十七章 初定(第一卷完)小小总结(1 / 4)

妥罗自刎后,脱原保照着父亲生前的安排,向明军投降,将李朝使者团被杀的事情全部推到自己父亲身上来。

负责此次战役的主将便是袁广,他也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建州女真这一招“舍车保帅”妥罗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全族的发展。无论如何,建州女真也为了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代价。这一次大明和李朝的再次联合起来的“扫穴”使这个游牧民族元气大伤。

袁广得到妥罗的人头后,与李朝军寒暄了一番便下令班师。建州女真望着浩浩荡荡的明军远去的背影,眼里充满了仇恨。但是没有办法,大明太强大了。遵妥罗的遗命,脱原保为建州女真新任首领,他决定全族人都往北迁徙,暂且休养生息,尔后在缓缓图之,此不在话下。

乾清宫西暖阁内,前不久上奏反对朱佑樘加封阵亡的山西都指挥使郑瑀的潘固。大概觉得皇帝脾气好,在得知朱佑樘准备创办军器司,研发火器时,他为了自己“清流敢诫”之名再一次上疏呈反对意见。

可这一次,朱佑樘觉得他很烦,很烦,决定给这个不知死活的狗东西一点儿颜色瞧瞧。

“万通,这个潘固胆大妄为,屡次奏言,好生狂妄、无礼,你着锦衣卫拿来承天门前,实杖一百棍。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说起这个廷杖可谓是大明朝的特色,廷仗制度,是明朝时期一个不成文的惩罚制度,主要惩罚一些在朝堂上得罪了皇帝的官员,其实廷仗制度并不在明朝的律法当中。

廷杖最早还是出现在洪武年间,朱重八惩罚刑部尚书茹太素用的。这是廷仗之刑是在明朝的第一次行刑,后来廷仗之刑才逐渐有了体系。

万通自从上次奉命保护王恕后,又闲了下来,此刻听见朱佑樘又委以自己“重任”大喜道:“臣遵旨。”

见旨后,诸位御史大惊,急忙送礼、撺掇了内阁首辅刘吉联名上疏,为潘固求情。

不过这个时候,朱佑樘压根都不在西暖阁,早跑到坤宁宫去带着皇后张玉儿去南海子骑马去了。

得了御旨的锦衣卫立刻行动,三十二名缇骑在万通的带领下前去御史潘固府上抓人。本以为这名清流会跪下求饶,没想到潘固依旧嘴硬的狠,说道:“廷杖就廷杖,我有何惧哉?”

闻言,万通冷哼一声,心想道:“还给老子嘴硬,老子一会儿有你受的!”

这一路过来,御史潘固不停的被锦衣卫推推搡搡,等到了承天门时,他裤子已被扒了,被锦衣卫死死按在地上。

万通站到后面,冲行刑的校尉使了个眼色,道:“给我着实打!”

这庭杖怎么打,是很有讲究的,又分“着实打”和“用心打”两种。

着实打,行刑者会脚尖张开,这种打法相对较轻,最多也就致残而已。

至于用心打,行刑者脚尖闭合,如果在庭杖时没有将受刑者打得快死还没死,那行刑者就有性命之忧。

这两种打法,锦衣卫早就知道。

万通嘴里喊的“着实打”,可在眼色上,行刑校尉却是心领神会,将脚尖闭上,在体内酝酿力道。

“砰!”

“砰!”

校尉握着木棍,手里加足分量,对万燝痛加锤打。

等一百棍够了数,校尉扔下木棍,上前试探了下鼻息,发现潘固气息微弱,但明显还活着,自己也松了口气,即转身道:

“禀大人,行刑已毕!”

万通看着此时奄奄一息的潘固早已经没有了刚刚的高傲,冷笑一声说道:“行了,把他送回去吧!”

校尉们将潘固送回家中时,他不过是一息尚存,早就昏死过去。

但结果就是,潘固未曾在承天门被杖死,却是回家两日后忽然在一晚暴毙而死。

这个死,其实就和庭杖没什么关系了,是他在家调养的问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