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筹备小买卖(2 / 3)

他要做的这门买卖,摊位太小了,不说不能做吧,整不出花活儿。

所以他考虑再三,还是选了b摊位。

瞧瞧,做生意还是有些门道的,方方面面都要兼顾,然后再综合考虑。

他的信心得益于自己的经营优势,些许的地理弊端,完全有信心弥补。

“就这个。”李丘泽伸手说。

“这个?”大叔十分诧异,“你要搞这么大的摊位?”

他原本以为这小伙子只是尝试着创业,搞点小打小闹的玩意,没想到这一挑,却是剩余的最大摊位。

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你打算做什么呀?”大叔看他还算顺眼,不由关心几句,这摊位租出去,钱也进不了他口袋。

“套圈。”

大叔皱了皱眉,摇头道:“那你是白瞎了,你晚上没看过吗?广场上套圈的摊位有五六家呢,喏。”

大叔伸手点了点:“你选的摊位旁边这一家就是套圈的。”

李丘泽点点头,他知道,不过哪又怎样?

这是好事啊。

有需求才有市场。

套圈的摊位多,那就说明消费者喜欢,不然为什么都争着做这门买卖?

从生意的角度讲,这等于有了稳定客源。

还是别人替他创造的。

多好的基盘啊。

至于僧多肉少的担忧,在他这里是不存在的,没有人可以竞争过他。

其他的摊位加起来都不行。

别问他哪来的自信。

“我劝你还是再考虑考虑,年轻人想创业是好事,但一味的模仿别人,大多结果都不会好,我晚上也经常去广场上荡步,他们那套圈的生意早就饱和了,再挤进去别说赚钱,我估计还会亏本。”

要说这大叔也真是一片好心,对得起干部这个称谓。

不过李丘泽已经决定好的事情,不会轻易更改。

关于夜市摊,他有不少想法,为什么最终还是敲定套圈圈呢?

就是因为看这门买卖多,广场上没有任何同门类的生意,有这么多家摊位的。

这就说明很多问题。

他不会长久地经营下去,只是打个暑期工罢了。

那利用已经成熟的市场,无疑是最便捷也最保险的方式。

到时候如果学费赚够了,又有多余的时间,他倒不介意捣鼓些别的,为县里的老百姓们带来点从没见过的新乐子。

“唉……”大叔见劝说无用,也就不再说了,想着年轻人吃点亏兴许也是好事。

摊位都是明码标价,也没得还,你如果还成功了,那其他商户肯定不乐意,得有个规矩在。

李丘泽选的这个摊位,一个月租金六百块,县里很多人的月工资也就这么多,真心不便宜。

如果只是小打小闹,还真有可能亏本,毕竟还有进货成本,和人工耗在里面。

钞票是他过来时刚取的,崭新崭新,大叔接过去后,边摇头,边给他办理手续。

成功搞定摊位,租房子就简单多了。

像他们这种小县城,这年头几乎没什么外来人口,房源十分充足,大家都巴不得往外租,能创造点额外收入。

租金也不高。

李丘泽只是向这位村干部大叔打听了一下,对方便一通电话打出去,叫来了一位面善的老奶奶。

原来也是村里的干部,袖口还别着红袖章,满头银发,精神矍铄。

“小伙子你多大,做啥生意啊?”她也有些诧异。

“说还要搞套圈。”大叔搭了话。

“啧,又搞这个啊,这么多家了,再搞不得亏呀!”

老奶奶都替李丘泽着急起来,一个劲儿劝他别搞,或者换个门道。

今儿个是福星高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