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演奏者和观众比谁先猝死。(求订阅~月票~)(1 / 4)

非正常音乐家 武剑仙 273 字 2022-11-09

其实,李少杰这样的创作者,在很多音乐家心里,都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存在。

在很多作曲者,作曲专业研究人员看来。

现代的严肃音乐,就是各种现代技法的堆叠,就是各种新音色的填充。

或许不全面,但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当代严肃音乐的一些特点。

包括大老,包括研究者创作者自己,没有人会觉得现代严肃音乐好听。

那玩意根本不是人听的,本身的目的也并非是考虑悦耳。

但这条路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音乐家就是要去探索声音与音乐的界限,发现更多的技法,音色,这样行业才能发展。

可是,过犹不及。

如果所有创作者都沿着这条路走,也必然是进入死胡同。

现在的行业内部,这样的现象确实很严重。

古典的吃老本,因为他们有些人会觉得,你弄点传统手法的新作,没什么意义。

新现代严肃音乐搞的全是非人类能享受的。

所以,李少杰夹在其中,算是很奇葩的一位。

不可否认,李少杰在音乐界内部地位是公认的高,作品是公认的棒。

但着并不影响围绕在李少杰身上各种学术上的争议很多。

很多没什么脑子,过度追捧现代严肃音乐的人,对于李少杰略显“古朴”而“跳脱”的创作手法感到不屑一顾。

自然也会有人站出来帮李少杰说话,认为李少杰才是现代音乐中最能起到开启思维与警示作用的存在。

因为,在很多音乐家看来。

音乐家不是电脑。

归根结底,还是要为“人”创作,与人互动。

现代音乐的本质就是“解放”,解放一切技法,音色。

但很多人会忽略本质,包括业内的大老。

音乐写法上的彻底自由,音色技法的彻底解放只是其中之一。

现代音乐本质上还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某种风格的音乐。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认为,把当代音乐的表面特点当成全部,会让创作者的路越走越窄。

如无调性,复杂节奏,新音色,新技法等等。

可以用,但一切还是要为人类享受音乐而服务。

形式主义音乐没有出路,创新,但不要被新的东西所绑架,反而失去本身音乐内容。

就像是全球现代化的同时,也不要完全被新的思想浪潮所绑架,一味贬低一些传统思想。

而李少杰,似乎从来不会被思维所局限。

在很多音乐家看来,李少杰的作曲手法与风格看上去多变,但实际上本质只有一点。

以作品的内容为核心,从不纠结于“我所运用的手法”到底如何。

真正让技法,音色,服务于音乐作品本身。

说起来似乎简单,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况且,不仅仅如此。

李少杰也不乏炫技作品。

这些作品,和其他一些“无法复制”的作品不一样。

这个是可以被学习的!

很多现代音乐技巧,个性化太强,独特性太强,甚至一部分只存在于纸面理论,实际演奏不存在。

或者是一些音色,只适合某位作曲家的独特设计特殊乐器,没法复制。

或是某些技巧只有某位演奏家可以做出来。

李少杰的技巧,刚刚好就处于这个边界之中。

全世界能做到李少杰这么完美的,只有他自己。

轻盈快速,兼具了技巧与美感,实际与理论相结合。

难度一百分,现实中他也确实能弹一百分。

虽然很多音乐家再怎么学习,也只能弹60分,但起码绝对是人类能拿下的程度。

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