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作品(2 / 4)

也觉得我写的东西不太得劲啊。”

“噗,哈哈哈,这是两回事。”

联络者回应,或许是因为左吴的不信,反而给了他稍微放肆一些的空间,让他能和喜欢的作者说些心里话:

“我们见过许多以华丽辞藻写的文章,也为了撰写公文被迫模仿,甚至编过可以全自动生成遣词造句皆是满分的官样文章。”

“这样的词句,我们看过许多,甚至让我们自己动笔,我也能写的漂漂亮亮,合乎音律规范。符合一如往常的套路,拿去过往的评论家评分,分数会很好看。”

“类似的技巧套用在写诗上,也不怎么难。”

左吴听着,默默把脸捂起。甚至开始觉得刚才他们把自己的“期待虹桥那头相遇”念出来,真是一场可怖的公开处刑。

然而。

联络者忽然话锋一转:“但那样的字词,那样的文章,写的再多再漂亮,又有什么意义?”

“熟练的官僚能一眼就从华丽的公文中挑出关键的信息,然后附上其自己撰写的华丽进行上报。上报到首脑那里,首脑会命令秘书或靠自己的本事,再把层层加工的华丽剔除,挑拣那三言两语的关键;”

“哈,所以这些官样文章,这些已经能被数学和程序轻松撰写的华丽、规矩、套路,甚至平仄,语序,对现在的我们来说,简直就是文明的冗余!”

“所以,对我们而言,真正值得珍惜的文字,不是这些已经千次万次验证过的规律,而是……其中所蕴含的,被作者投入其中的感情。”

“感情?”左吴一时语塞。

联络者还在继续:“对,就是感情。‘哀民生之多艰’谁都能说,可因为屈原在里面投注了感情,《离骚》才是千古名篇。”

“还有《出师表》,换个权臣,‘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就是毫无疑问的空话套话,但丞相说出来才有力量!”

然后,联络者像是舔了舔嘴唇:“以及阁下,我说您不要妄自菲薄,也有案例。曹操写了这么多诗句,可没有一人因为他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而认为他是什么道德完人。”

“反过来说,曹操写了这么多哀叹平民的诗句,字词华丽不假,经典不说。”

“可曹操这些词句对你们地球人后世的影响,加在一起的重量,真有刘备那句既不符合平仄,也不契合音律,甚至不像句诗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大吗?”

联络者轻轻呼气:“所以,对我们而言。我们不用去管您自称的歪诗到底有没有艺术价值,只要您在里面与我们约定好了‘在虹桥那头相遇’,我们也真的在银河那边看见了您。”

“那么,这几句简单的字词,在我们心中就已经超过了之前解析出的所有地球艺术,光是摆在那里,就足够金灿灿的了。”

自己的歪诗居然能被人说是金灿灿的?

左吴还是捂着脸,一遍又一遍喃喃:

“妈的,妈的。你们如果不是镜弗动的手脚该多好……哈,教宗你真是好手段,如果现在你的声音忽然响起来,告诉我一切都是你的玩笑的话,我可能真的会撑不住的。”

联络者也是顿了一顿。他能听见左吴的喃喃,换位思考,也知道如今的境况想要再取得左吴的信任,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他就是想说。作者往故事里投注了感情,仅代表他个人,联络者觉得自己就是该回应以交流:

“阁下,或许吧。千年前的地球上不乏有靠文字谋生的家,被他们总结出的合理高效,可以撩拨读者神经的‘爽点’,也确实有趣。”

“我能看出来您在写作时,也在努力契合这些爽点,毕竟嘛,让阅读的人读的开心,才是对读者最大的尊重……只是嘛,您就是不太擅长运用这些套路,写不出来而已。”

左吴紧紧捂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