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内奸(2 / 3)

的奸细,具有非常大的实力,一旦交战的时候突然背叛朝廷,很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因此,我决定派人加急赶回报信。另外,趁着寒冬将来之时,突袭喀尔喀蒙古部族,不投降便让他们这个冬天过不下去!”

他考虑到,如果攻打瓦刺的话,他们一旦向西逃窜,战事就会拖下去,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无功而返。

但是,对于漠北蒙古来说,他们过冬的地点就很有限。在明军的突袭之下,他们也不可能往北逃窜,是存在很大的可能性,一次突袭,就能重创漠北蒙古的。

要是以往,可能突袭还有问题。但如今,有辉特部族的人带路,就容易多了。至于辉特部族的人会不会骗人,那没关系,让他们见识下归顺大明之后,以后会过什么日子就可以了。

对于李定国的安排,高一功等人都非常拥护。反正对他们来说,有仗可打,并且明显是胜算比较大的,他们当然是乐意了。

想当年,李定国也是流贼一个,如今都是已经是封爵了。高一功他们都眼红,当然想要多立一些军功了。

事实上,漠北蒙古也分三个大的部族,在这明末时候,实力也已经不行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臣服建虏。也不会在瓦刺实力已经虚弱的情况下,却还是同意和这个世敌化干戈为玉帛,双方议和,共同定制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

在李定国领着西部骑军转向北方之时,一骑快马,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最近的延绥巡抚报信。

延绥巡抚收到军报,吓了一大跳:有人当建虏和倭国的内应,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于是,他也不敢怠慢,立刻写了密奏,同样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京师。

亏了封疆大吏大都有密奏权限,要不然,这个事情公开上奏的话,估计会震惊一大批人。

崇祯皇帝收到这份密奏之后,不由得有点无语。

亏了郑芝龙是个假内应,要不然,被建虏的使者在瓦刺那边这么说,消息传回来,那铁定可以排查出来的。

当然了,建虏的使者肯定是以为,这个事情只会在瓦刺高层传播,不可能传入大明。他是没想到,大明会派兵西进,俘虏了辉特部的族长。

对于随着密奏收到的李定国军报,崇祯皇帝倒是赞赏的,不愧是南明时候的名将,能当机立断,根据消息,先去攻打漠北蒙古。

就是不知道,他的战果会怎么样?估摸着时间,这会儿,应该交战了吧?崇祯皇帝心中想着,有点可惜没有后世的手机可以直接联系。要不然的话,可以打电话直接问情况。

…………………………

崇祯皇帝猜得没错,这个时候,李定国领着一万四千骑军,也就是原本招安过来的流贼骑军各部,共计高一功所部两千,李过所部两千,李来亨所部一千,田见秀所部两千,马守应所部三千,以及他自己直属的四千骑军,到达了漠北地区。

这次的前锋,是田见秀所部,派出夜不收抓到了遇到的漠北蒙古的牧民,送到了中军这边。

草原上的野草,早已失去了绿色,枯黄的一片,但是,却又多了红色的海洋。

被押解过来的二十多名大大小小的漠北蒙古牧民,看到自家边上,突然之间有如此之多的大明骑军,顿时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战战兢兢的,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怎么样。

蒙古人和中原人的关系,一直就不和谐。

草原上的势力强大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地进攻中原;就算没有大打,那也会有例行的打秋谷;

同样的,如果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同样会派兵进入草原作战。比如大明开国之初不说,就明成祖时候,他都还五次亲征草原。

可以说,蒙古草原和中原王朝的边境冲突,从来就没断过。

如今,看到这么强大的明国骑军,盔甲鲜明,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