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顺利(2 / 3)

德化,带着谦卑之意,给王德化说了他的来意。

六船粮食,两船番薯干及粉,一船棉花,一船铁料,是否该是可以出发先走海路送去京师了?

另外,他还建议,他们采购衙门,是否可以移去扬州府的海门那里更方便?

虽然都是征询意见,但是王德化也听出来了,郑森,也就是郑芝龙那边,觉得这么做是最好的!

对此,他没有摆架子,而是和蔼悦色地对郑森说:“你是主掌,这些决定乃是你的份内之事。咱家没有意见!”

他说这话,其实和以前说话的内容一样。但是,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

以前的时候,其实是爱答不理,就是看你出丑;可如今,同样的话,却是服从的意思了!

这倒也不是说东厂提督掉价了,而是王德化明白,他已经不得皇帝宠信了。想要继续保持目前的权势,那么就一定要做好皇帝交代的事情。

而如今,这个事情郑家能做得好,他为什么不配合?

脸面和里面,哪个更重要,他是一清二楚!

郑森心中其实很惊讶王德化前后态度的转变,他当然知道是他爹的能耐。于是,他又对王德化说道:“海运如此之多的货物,为防安全,我想调福建海防水师的两艘战船护送,不知道厂公意下如何?”

这个是他爹交代的,以后要洗白,那么做事就要规矩一些。虽然他其实早就传令回去,调两艘战船北上了,但是,这个流程也还是要走一下的。

王德化一听,自然是没有意见,反正又不花他任何心思和精力。

他都同意了,户部和都察院那边自然也没有问题。

于是,等他们到了海门那边时,就已经看到两艘福建水师的战船已经等在那里了,是郑森的四叔郑鸿逵为首。

就这么的,十二艘船,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往北出发。

在郑芝龙介入之后,江南采购便变得异常顺利起来。

之前的时候,之所以采购困难,是因为东厂破坏了规矩,遭遇了江南这边所有人的抵制。

但是,郑芝龙的介入,就打破了这种抵制,让那些做海贸的出头,先行和采购衙门这边交易了起来。

价钱公道不说,还现银交付!

这个查抄得来的钱,已经被花出去了,谁还能再拿回来。

这么多的银子,就被别人赚,自己看着,不去赚,亏不亏?

有了带头之人,原本就是没有组织的抵制,自然也就溃不成军,纷纷想着趁这个机会去赚那些好赚的钱!

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至于东厂坏规矩,自己又不会像那些大盐商一样炫富,就算再有这种抄家的,应该也不会先轮到自己!

基于如此想法,海门的采购衙门这边,就变得热闹起来了。

躲在暗处的郑芝龙见了,便没有再在扬州府待下去,回他自己的地盘去了。

临走之前,他还特意安排了一些人去了京师常驻,随时传回京师那边的第一手消息。

除此之外,他自然也有对自己儿子有交代,无非是按眼前这个节奏走,其他事情都不要管,也不要飘,就做好眼前事,做好皇帝交代的事情。

闽粤两省的海商那边,他回去之后也会跟进。再之后,还会有南洋那边的船运物资回来。

总之,其他事情都不需要操心,他这个当爹的会安排好的。

对此,郑森自然是一口答应的。

富二代的好处,在这事上就体现出了优势。

最后,郑芝龙还对郑森说道:“江南这边的事情,前前后后,包括你一开始遇到的情况,以及我的情况,你都详细地写下来,用那个皇帝赐给你的密奏之权,向皇帝禀告,知道么?”

一听这话,郑森就有点想不明白了,当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