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道教(2 / 2)

及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一同进入到了那微尘世界之中。对于苏寻的邀请,他自然不会拒绝。毕竟刘秀本身,便是向往人道的帝皇。

刘秀去世之后,其子刘庄即位,乃是东汉汉光武帝之后的第二个皇帝,也即是未来的汉明帝。

在此时,道教已经建立雏形。

从刘秀即位之后,道教便已经初具规模,在道门仙神的作用下出现了许多宗教,将上古时期的教派改建,如那儒教一般,因此出现了诸如方仙道、黄老道、金阙教等教派。

道门的许多仙人,云游四方,行医祈福,深得民心,汉明帝也大为发展道家学说。

不过,这些却还不够。

这些教派,根源虽深,但却不如儒教深入人心。同时,苏寻也不想和儒教一般“托古改建”。

他想的,乃是建立一个真正属于道门自己的教派。

为此,道家派出了四大天师之一的张道陵天师,让其下凡转世,降于沛国丰邑。

张道陵转世以后,经历人间事,阅读河图、洛书、谶纬、天文、地理,又历红尘,入太学学习,通达《五经》。

传说其隐于云锦山时,曾见黄帝,被授予“九鼎丹法”,三年之后炼成了“龙虎大丹”,云锦山也因此显现出龙虎之形,依此改名为龙虎山。

又传说在安帝时,金阙玉晨大帝降临在张道陵住的地方,授给他雌雄剑和许多符箓,要他诛灭横行蜀地的六大魔王、八大鬼帅。

在金阙玉晨大帝的教导下,张道陵精修千日,练成了种种降魔的法术。

不久,八部鬼帅各领鬼兵共亿万数,果然危害人间,带来各种瘟疫疾病、残害众生。

于是张道陵在青城山上设下道坛,鸣钟扣磬,呼风唤雨,指挥神兵和这些恶鬼大战,将魔王鬼帅都封入到了青城山中。

一时,蜀中之地,皆拜张道陵。

顺帝时,张道陵入鹄鸣山,著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谓逢“天人”,授以正一明威之道,创立道教。受道者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因其为天师下凡,故而亦称“天师道”。

天师道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教人思过,从者户至数万。建二十四治,立祭酒分领其户,为顺帝敕封,归人道气象。自此,道教方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