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前有石敬瑭割让燕云,今有耶律得重租借辽地(2 / 4)

败坏局面,如今需要这位大辽皇帝出面平乱了,反倒缩在上京摆烂等死。

辽国公主出身的皇后,明显听不得这种评价,脸色沉凝:“陛下莫不是忘了大辽对夏国的恩德?”

李乾顺袖中的手缓缓握紧,语气平和地道:“朕当然没忘,更是愿与大辽共进退,否则何必御驾来此?正是盼着辽主能够振奋,平定纷乱,两国情谊长存!”

皇后脸色这才缓和,又催促了几句出兵,才行礼告退。

她没有发现,自己转身离去的刹那,夫郎的目光就变得十分冰冷。

这位大辽公主为李乾顺生的儿子,已经被立为西夏太子,而历史上这对母子对辽国感情一直深厚,西夏选择放弃辽国,与金结盟后,太子就悲愤不已,在辽灭亡后就忧愤而死,年仅十七岁,皇后伤爱子夭亡,忧祖国灭亡,愤李乾顺无情,也绝食而死。

历史上两人当了二十年的夫妻,感情深厚,李乾顺对于妻儿的丧命十分伤心,十多年都没有再立皇后,但现在双方仅仅做了四五年夫妇,天祚帝之前又干了那等事,严重影响夫妻关系,感情不咸不淡,此时眼见皇后不顾西夏利益,一心只想着救辽国,自是相当不满。

不过李乾顺也没有直接发作,因为他还希望利用这种联姻关系,从灭亡的辽国身上得利,胳膊肘往外拐的皇后也是暂时可以忍受的。

最重要的还是军事实力。

吩咐班直传令,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轻官员,很快来到身后行礼:“臣弟拜见陛下!”

李乾顺的态度又是不同了:“免礼!”

这位正是他的弟弟李察哥,受封晋王,目前是兵马大将军。

外戚的势力扫空后,李乾顺采取的正是通过分封皇族,来掌控权力的办法,朝堂上有实权的重臣,大部分都是皇族血脉,但也留有一部分位置给外族人,而察哥作为信任的亲弟弟,握有最关键的兵权。

对于这位,李乾顺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朕御驾亲至,地方局势可有变化?”

察哥回答得很直白:“自横山羌投燕,部落多怀异心,监军失控,索取无度,今陛下亲至,倒是收敛许多,只是除祥祐军、嘉宁军、静塞军三处,其余依旧不肯听调,更不愿与燕交锋。”

李乾顺道:“翔庆军和神勇军也不听调?”

察哥道:“索要军粮,若不予军粮,就不出兵……”

居然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李乾顺抿了抿嘴,最后问道:“各部的擒生军呢?”

察哥道:“这点陛下倒是不必担心,擒生军已经荒废,他们折腾不起风浪来!”

李乾顺苦笑:“这可不是好消息啊……”

西夏除了中央侍卫军外,还有地方军和擒生军。

李元昊立国时,将全国分为左右两厢,每厢又分别划分出六个地方军区,各区设监军司,负责指挥本区军队,各监军司均仿宋制,立有军号,并有固定驻地,如翔庆军、神勇军、和南军、朝顺军、甘肃军等等。

这些军队里面,以翔庆军和神勇军地位最高,满编的话有十万,全国监军司所统军队总数约为五十万人。

实际上,别看制度和宋朝很相似,但西夏自有国情,军队仍以部落为基本编制单位,出兵作战时,以银牌召各部落长,面授作战任务,再由部落首领,统率其全部落的军队,参与大战。

现在的问题,就是自西夏衰败以来,各部落首领不愿意参战了。

毕竟这些年就没打过胜仗,以前可以杀宋人,夺武器,扒盔甲,互市也能分到好东西,各部都踊跃参加,现在尽吃败仗,而且西夏朝廷本来就不负责军械和粮草,都是士兵自带,这谁还愿意来?

李乾顺:你们要来了,我才能打胜仗啊!

部落酋长:你打了胜仗,我们才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