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章惇复相(2 / 3)

火处处……实在是心力交瘁,难以为续了!”

赵佶看到他颤颤巍巍,说话都断断续续,不断喘息的模样,知道这位是真的没办法继续为相了:“那朕还能用何人?谁又能为朕守住这份江山社稷?”

何执中早已想好,说出了一个极为忌讳的名字:“请陛下令章公复相!”

赵佶勃然变色,下意识地尖叫道:“不行!绝对不行!”

何执中连宰相都不愿再做,也知道赵佶这个时候不敢再乱杀人,已是没了忌讳:“论威望才干,满朝之中,无人能及章公……请陛下宽心,章公复相,定是以江山社稷为重,绝不会计较旧事……若让那群反贼入了金陵,我大宋就亡了……孰轻孰重陛下当早做决断,切莫在城破之日,再如今天这般后悔啊!!”

听着这如同泣血般的声音,赵佶一个激灵,聪明的脑子立刻意识到对方说得没错,但想到章惇曾经对他的评价,泪水又哗的一下涌了出来,最终哭着道:

“召章公!速速将章公召回来!!”

“章公,此人就是逆贼郭康!”

宋江带着李逵,李逵擒着一个身材修长,此时却如同小鸡子般被提在手中的汉子,恭敬地来到了一位老者的身后。

老者青衫朴素,头发花白,负手而立,看着滚滚长江东逝水,眼神莫测,闻言转过身来,露出一张刚正坚毅的面孔。

章惇年近七十了,并且少年成名,仁宗朝出身,也是仁宗朝两次科举,第一次是千年第一榜的嘉祐二年,由于耻于在侄子之下,扔掉敕诰回家,两年后再考,名列开封府试第一名,殿试第一甲第五名,才算满意,正式入仕。

此后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再到如今的五朝,曾是王安石变法里“恨得之晚”的干才,又痛恨司马光全盘否定新法,甚至迁怒到太后,做出唆使天子废除太后胆大包天之举。

在中枢里,他贬斥旧党,流放诸臣,手段严酷,大兴牢狱,牵连无数;

在地方上,他平定湖北,开拓西南,降服梅山蛮,统一内地割据;

法令上,他恢复熙宁旧法,加以完善;

文化上,他废除诗赋,代以二经;

军事上,他征服西夏,攻灭唃厮啰;

外交上,他签订元符和议,招降吐蕃诸部;

水利上,他治理黄河,沟通水系;

吏治上,他改革官制,罢免滥竽充数的仕官之人。

而虽然历经五朝,但由于党争太过激烈,章惇的这些成就,其实大部分是在短短八年时间内完成的,然后就因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预言,被赵佶贬官,未过多久就死了。

等到了南宋,赵构根据任伯雨的谏章,还下诏追贬章惇,命其子孙永远不能在朝廷出仕。

这样一位在史书里毁誉参半,被列入《奸臣传》,时人则称之“承天一柱,判断山河”的臣子,毫无疑问是传奇中的传奇,宋江觉得站在这位的身后,自己的格局都大了起来。

而章惇先是对着宋江和李逵赞许地点了点头,再看了看这个曾占据襄阳的贼子,说出一句令三人都诧异不已的话来:“郭康,你可愿受招安?”

郭康本来都是如丧考妣,觉得要被那黑大汉手撕了,闻言一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后连连点头:“愿意!当然愿意!”

“我等千辛万苦,才擒住这贼子,你为何……唔唔唔!!”

李逵双眼圆瞪,就要发作,不过这次宋江提前捂住他的嘴,并且强行将郭康夺了过来,恭声道:“一切但凭章公定夺!”

章惇以前做事说一不二,从不跟下属解释,此时等到郭康被带下后,却破天荒地跟宋江说道:“老夫刚刚得知军情,关胜、呼延灼所率的西军投降,汴梁被乡军围困三天,就兵不血刃地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