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忘恩负义(2 / 2)

觉得家乡人都是忘恩负义之人,那问题可就大了,到时候只怕很难再获得李建辉的援助。

他连忙出声道:“建辉,周丰强那只是个例,我们石桥村乃至太平公社绝大多数人都是淳朴的,大家都是知恩图报之人。

你和李夫人若有时间的话,可以去这些村小去看看,那些孩子们并没有忘记你们的帮助。”

在场的这些人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李建辉虽然和他们是族人,但这位同时也是一位大财主。

不说别的,自己孩子或者是孙子现在能够在这样好的教室学习,全是托了李建辉的福。

要是李建辉内心因此对村里有了不好的看法,只怕未来将不会再照顾村里了。

这时候一个个也没有之前看热闹的心情,纷纷出言说着好听的话,有的是感谢李建辉为村里修建了新的学校,有的则表示周素华所言不过是传言而已,事实如何大家并不清楚。

“大家不用这样,我虽然从小就没有生活在村里,但我爸爸、爷爷甚至祖辈都是在这里,我也不会因为个别人而影响自己对村里的感情。

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已经和地区高层进行沟通,将捐款两亿人民币,修建一条市区经过公社到我们村的公路,最低标准按照国道公路来建设,到时候大家赶场或者是进城都会方便的多。

另外我会加大在村小的投资,建立一所覆盖小学所有年级的学校,让我们适龄孩子都能够及时上学。

并且学校建立食堂,让孩子们中午在学校吃饭,每天中午都会肉食,保证孩子们的营养。”

在场辈分最高的一位老者激动的说道:“建辉,我代表我们石桥村所有村民感谢你,我们多的做不了,请你放心,只要我们石桥李家人还在一天,你父亲的墓就不会没有人去打理祭奠。”

其他村民也是不断向李建辉表示感谢,这个时代每天能够吃肉对于农村的人来说简直不敢想象。

谁家没有孩子在学校读书,谁又不希望自家孩子能够吃好穿好,只是目前经济如此,能够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大家无需如此,我这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我也真心希望我们石桥村出现越来越多的能人,把我们石桥村建设成为整个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知名的村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