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市场份额(1 / 4)

拿到丁贤承诺,郑镇昆满意离去。

郑镇昆口称移居港澳,绝对不是敷衍,他会以最快时间落实这件事。

因为其中好处多多。

目前海山集团主要以生产黑胶与磁带为主,一旦办妥移手续,并在大陆开设厂房,CD订单也可以收入囊中。

除此之外,华记旗下还有一个藏有暴利的订单,那是新兴的录像带市场,这个市场的生产端也掌握在华记手上,现有订单是北美厂商在做。

郑镇昆去北美考察过录像带的生产情况,利润比黑胶磁带高多了,如果能把录像带订单拿下来,别说移居港澳,丁贤让郑镇昆移哪里,他就移去哪里。

商人永远跟着资本走。

吃完早餐,丁贤按照行程计划,去访问代理商黄连振的公司,顺便检查华记产品在台岛的销售情况。

因为这边的市场并不成熟,华记产品需要当地人代理经营,不管随身听、暴雪还是卡拉ok,全部都交给黄连振经销,华记总部只对台岛市场的零售价给予指导,其它渠道营销,基本都是由黄连振的公司单独完成。

其实南洋地区的经营也差不多,华记都是寻找当地有背景的商家合作,华记只产品与指导价格,具体怎么在当地销售,往往都是由当地代理商或者合作商在负责。

黄连振早在第一代随身听上市时,已经成为华记代理商,他是华记资格最老的合作伙伴,经销华记产品已经有五年之久。

他在台岛属于独家代理,自然是赚的盆满钵满。

台岛有些好事的媒体,曝光他身家已经超过五亿台币,对此他从不承认,这些年他通过华记产品积攒的利润确实有数亿台币,但这些钱不是他一个人赚。

他为了经商便利,把公司股份让给了一批台岛贵人,他自己只能拿到一半利润。

但即使如此,黄连振也非常满意这样的利益分配方案。

他也希望以后可以永久把华记产品代理下去。

不过这并不现实。

随着华记集团在台岛投资的不断增加,官方对华记越来越重视,如果华记现在撤销代理,转而自主运营零售,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

黄连振这个代理商,其实可有可无。

每次见到丁贤,黄连振基本都会提一提代理权的事情。

丁贤总是告诉他,让他安心经营,华记暂时没有更改台岛运营模式的计划。

今天丁贤来访,他又一次旧事重提。

丁贤没有让他继续提心吊胆,直白说:“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不止是生意伙伴,也是好朋友,即使将来有一天,我要在台岛市场直营产品,也会给你准备新的生意门路,你不要担心没有钱赚。”

黄连振颇为尴尬:“我其实不想问的,公司不是我一个人所有,我引入的股东在台岛有权有势,他们害怕你突然收回代理权,逼着我找你要一个经营期限。”

丁贤说:“既然有权有势,还担心我不给面子吗?”

“他们的权势仅限这一座岛上,出了台岛,谁甩他们呀。”

黄连振笑道:“丁先生你不一样,你现在是世界名人,在台岛投资非常大,一举一动都被媒体关注,现在谁也不敢干扰你在台岛的经营,否则造成舆论风波,这会影响台岛对外招商,即使你不给他们面子,他们也没有办法的。”

“咱们华人主张和气生财,我不会违反规矩。”

丁贤说:“这几年华记产品在台岛流通顺利,多亏了你和股东们齐心协力,让你们代理经营,符合台岛的经商环境,除非遇上什么大的社会变故,否则我不会拿回代理权。”

只要台岛的社会局势仍旧维持现状,丁贤就会一直采用代理模式。

当然如果局势改变,经商规则发生了变化,那华记集团在台岛的运营方式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