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误区(1 / 4)

“我们有现在的成就,只不过是站在了改革开放的风口上,站在了时代的浪尖上,更是站在了人民的肩膀上!

傅总,我觉得你说的实在太好了,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了,而且你对企业家的定义,让我有一种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

傅松风轻云淡地摆摆手道:“过奖了过奖了,一家之言,一家之言。”

刘克莉一脸认真道:“傅总,这绝对是我的心里话。当我看过你的那篇讲话稿后,就将自己之前采访过的人一个个重新拿出来复盘,然后就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有趣之处。”

“哦?”傅松顿时来了兴趣,好奇问道:“什么有趣之处?”

刘克莉缓缓道:“过去这些年我也采访过不少国内外的名人,有领导干部、企业家、科学家、技术专家、公司高管、普通技术员和职工,等等。

外国人暂且不提,只说国内的采访对象,尽管他们在面对我时,表现得非常谦虚谨慎,但没有一个人不认为他们的成功来源于他们自身的努力。

也从来没有一个人把自己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去自我剖析,最多会说一句,感谢领导和单位的培养,诸如此类的。”

傅松笑道:“人性使然,没什么好奇怪的。”

刘克莉目光炯炯地看着傅松:“傅总,你天生就这么豁达吗?”

傅松哑然道:“你怎么会这么问?”

刘克莉皱了皱眉,花了几秒钟组织了下语言:“因为跟你见面后,你始终给我一种淡然处之的感觉,有点像……,嗯,道家的出世,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说到这,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傅总,说的有点乱,你别介意。我就是有些不理解,你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却不彰显名声。

如果不是因为旁人的介绍,我压根都不知道还有你这么一个人。所以,我真的很好奇,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也是我决定要对你进行专访的最主要原因。”

傅松笑道:“我好像听明白了,你是说我不合群,跟别的……,姑且叫企业家吧,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刘克莉尴尬地笑笑,算是默认了。

傅松坦然地点点头道:“你刚才说我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一点确实如此。”

刘克莉道:“傅总,方便详细说说吗?”

傅松笑着问:“这算是你的采访问题吗?”

刘克莉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傅松道:“其实我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

刘克莉好奇问:“为什么?”

傅松笑道:“容易得罪人。”

刘克莉眼珠转了转,道:“傅总,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换个问题,你自己挑选一个你认可的企业家来评价一下。”

傅松想了想道:“去年我回山大母校时,曾受邀给系里的学弟学妹们讲话,我当时讲的就是企业家精神。

在我看来,真正的企业家要有前瞻的眼光,要有博大的胸怀,要有勇闯无人区的精神,要有舍我其谁的胆识,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国情怀。”

刘克莉听得连连点头:“傅总,你对企业家精神概括得真好,眼光、胸怀、精神、胆识、情怀,这五样东西缺一不可,不管缺了哪样,都感觉少了点意思。”

“所以,真正能称之为企业家的人少之又少,我也不够格,而且还差得远,但却不妨碍我向往之,努力之,与那些真正的企业家交朋友。

前几天我就认识了一位老大哥,他叫陈光威,做的是钓鱼竿的生意……。”

傅松将陈光威的事情简单讲了一遍,刘克莉听完后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傅总,你和这位陈先生第一次见面,只用了一顿饭的工夫,你就决定给他十亿元的投资?”

“没有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