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受命而正,顺应天命!(2 / 4)

黄天之世 罗小明 4499 字 2022-02-21

室九空,就算是孙坚迁移部分豫州居民北上,但是仍旧是有些荒凉。

但是占据洛阳的意义,并不是在于财富,在于人口。

占据洛阳,黄巾军中有抛石投石机这个大杀器,洛阳八关几乎是毫无悬念,便能被掌握在手中。

八关在手,退可居关而守,进可攻略冀、兖、豫、荆四地。

这等于是牢牢的将战争的主动权掌握于手中。

“关中已入明公囊中,但是关中地方豪强众多,世家林立,势力盘根错节,若无明公坐镇关中,恐怕我军政令阻力甚大。”

“更何况,我军很快便要出动河南尹,攻略洛阳,明公坐镇关中,才能掌控前线情报。”

“关中之地,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顺流而下,足以委输,以关中为中心,可以连接凉州、并州,更好的掌控地方。”

“所以在下以为,无论是从何点看来,明公都当南移治所,自晋阳到长安。”

阎忠向着四下看了一眼,继续说道。

“而关中之地,最适宜作为治所的地方,正是长安城。”

“明公所忧不过是长乐未央两宫乃是曾经汉帝的居所,若是居于其中,难免有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之嫌疑。”

“在下有一策,或许可以消除明公忧虑之心。”

“还请阎公教我。”

许安双手作揖,沉声道。

阎忠向旁侧走了一步,走到了梁柱的旁侧,随后向着殿外指去。

“晋阳府衙虽然几经扩建,但是却还是拥挤不堪,甚至于晋阳城也是有些颇为狭小,若是需要发展,定然要拆迁不少的民居,拆毁城墙,新修建筑,这样难免会消耗大量的钱粮和人力物力。”

“但是眼下却有现成的建筑,现成的阁楼,现成的宫殿。”

“这些宫殿以前是皇家所用,但是只需要经过一番改造,便可以成为现成的府衙,作为办公之地。”

“中军府、宣教司、外务司、内务司、农政司等司皆可以移于未央宫中,未央宫占地极广,不必再加以扩建,只需要改造一二,即可立即投入使用。”

阎忠双手微肃,淡然道。

长安城虽然不作为帝都很久,但是一直都有修缮,而董卓挟持着刘辩西迁之后,更是对宫殿又做了一番修缮。

“非壮丽无以重威,昔日酂侯修建未央宫,正是为了彰显威势,震慑诸侯。”

“在未央宫中,接见鲜卑、乌桓、匈奴、羌氐等部使者,或多或少,可以震慑其心。”

阎忠目光闪动,慨声道。

“更何况,长安城曾经还是汉庭的帝都,光和七年,百万黄巾军三路进军洛阳,皆败,而明公此番击破董卓,一战而破长安,如何不是天命所归!”

长安的象征意义无比的重大,古来便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类的传言流出

“若是明公不入主长安,那么传言之中,必然会对明公。”

“明公若是不定居长安,恐怕民间之中,会有人认为明公并没有被天命所眷顾,因此不敢……”

阎忠的声音微微低沉了下来。

许安眼眸微凝,汉时之人,笃信鬼神,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天命之说。

得益于《太平道》和后世的一些知识,以及长久的经历,如今许安也算是兵阴阳的大家,假鬼神以助道之事,他做的也不少,自然对于这个时代人的心理和想法有一定的了解,他知道阎忠说的是正确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如同推行政策一般,一些政策在某些地方可能是良政,但是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却并非是良政,甚至可能会演变成恶政。

所以任何的事情,都必须要因地制宜,适应实际,适应时代。

其实某种意义上,许安他如今也是另一种孤家寡人,太平道原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