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 拍摄难题(2 / 2)

,并且以爆米花为傲。

然而,并不然。

dc电影里,“蝙蝠侠:黑暗骑士”是典型具有电影感的作品;但漫威电影里,“美国队长2”、“黑豹”和“金刚狼3”也同样如此。

本来,埃德加赖特就准备执导“蚁人”,他对电影提出了诸多天马行空的构想,但迪士尼方面给予的束缚着实太多,在来来回回的合作探讨之中,一步一步扼杀赖特的创作生命力,最终直接把他逼走。

迪士尼方面倒是十分嘴硬,认为赖特错过了一部佳作,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赖特。

但实际情况却是,后来上映的“蚁人”,令观众拍手叫好的部分,几乎全部都是来自赖特的创意和灵感。

现在,则轮到陆潜了。

陆潜知道“死侍”这部作品的重要性,他希望自己能够没有束缚地展开手脚,所以牺牲了一些利益换取雄狮影业的“袖手旁观”,最终争取到了对剧组的百分之百控制权,和此前他的所有作品一样。

其实,陆潜也曾经尝试过赖特的手法,在“突袭”里。

还有人记得“突袭”的电影开头吗?

如何在短短两分钟之内,让所有人物粉墨登场的同时,又能够感受到每个人物的棱角?陆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系列犀利简洁的镜头拼接,画面与配乐完美契合,搭配大雨倾盆的肃杀气氛,整个节奏感就如同滔滔江水一般持续输出。

“突袭”能够得到如此多赞誉,并且创造票房奇迹,在观众们看来,武打场面的精彩无疑是核心原因;在专业人士看来,他们也表示赞同,不过还需要增加一点,整部电影的开篇就已经能够看到镜头语言的出彩,早早将观影期待值提升起来。

这,就是电影的。“电影”,也可以是动词。

所以,陆潜需要电影百分之百的创作权,避免雄狮影业的干涉。

毕竟,从雄狮影业超过十年的瞻前顾后、反反复复来看,前科累累,他们随时都可能在拍摄中途违背诺言,前来干涉陆潜的创作,这才是陆潜要求白纸黑字落实自己的创作权和拍板权的根本原因。

此次,陆潜也有自己的野心。

对于蓝鲸影业来说,“死侍”是进一步扩展版图的一个战略性中转;但对于陆潜来说,这就是一部电影。

一部超级英雄电影,一部爆米花电影,一部将自己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全部释放的电影。

创作灵感,正在汹涌井喷。

对于“死侍”,陆潜就希望做出一些尝试,不同于“突袭”,也不同于其他超级英雄电影,通过镜头调度和剪辑制作,赋予电影生命力——

不仅仅是打斗场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