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沧海一声笑(1 / 4)

御书房。

落日余晖从敞开的雕窗穿透进来落在房间内的地面上。

房间宽敞,李相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说话声还如同回响在众人耳际。

其实都已经沉默了好一会。

是被这句话震撼到了。

房间内的法家圣人岳寒山内心感慨一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志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种升华。

从个人情操上升到了国家大义。

从赶赴庄国到修罗界的九死一生,李相白以行为明志,阐释了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女帝长吸口气,意识被拉回到现实。

有些计划是要做出调整。

计划的决定源自于局势和情报信息。

修罗界出了一位修为可能在超凡境的冥河,这个信息超乎所有人预料。

大周无超凡境的圣人。

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及其所带来的险峻局势。

大周没有三线作战的能力。”

问题是如何稳住西蕃。

如何稳住西蕃,陈狄青、岳寒山、公孙破和太尉都想到了答案。

道场!

道场是一个秤。

考究的是西蕃和大周的实力。

李相白出现之前,墨离和公孙破、陈狄青等人早就和西蕃做了一次较量。

庄国的失利让墨离知道大周之行不容有失。途中搜集了关于百家争鸣文化复兴的各种信息。

不难搜集呀。

改制和文化复兴早就在大周各郡推广了出去。

吸取精华,弃之糟泊!这是百家争鸣的内核,广为流传。

所以墨离将这个秤拿出来的时候,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就像一个兵家修者一样做了面面俱到的部署。

大周儒家、法家、墨家、农家人才济济,兵家、阴阳家因为元景年的大战之后逐渐衰弱元气大伤。至今未能恢复到鼎盛时期。

四家当中独领风骚的还是法家和儒家。

法家儒家鼎盛,但不合。

而李相白凭借过文殿、闯法堂建立起来的威望、功德,加上百家争鸣中“吸取精华,弃之糟泊”的主张却短暂的将大周儒家、法家拿捏了起来。

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所以墨离的想法就以道场“杀”李相白。破坏这个平衡。

李相白轰然倒下,大周儒法两家的修者失去了精神信仰,没有李相白,大周的儒家、法家也会重新陷入到内斗当中。

随后以势相逼。

因此墨离以退为进,法辩主动示弱,以道场刺激文渊阁的儒、法两家修者高昂起来的战意。

最终达到了目的。

公孙破、陈狄青、岳寒山等人看似棋差一招。

可神机府、悬镜司的两位伯爵、岳寒山岂是浪得虚名之辈。

从讨逆苏南客到李相白庄国之行上的决然支持,都表现出了高瞻远瞩的眼光。

也都谏言女帝不可道场之争。

道场输,墨离就会以势相逼。

最终的结果是墨离得逞,陈狄青等人实则是输给了大周朝廷的党派之争。

女帝则被势相胁。

周园广贤殿一场法辩,文渊阁大获全胜,加上陈夜泊、太师这些人的造势,京城的儒家、法家修者早摩拳擦掌,想要在道场大施拳脚。

这种大势下女帝适才有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事后承认自己没有墨离的城府,也少了庄国蓝皇果敢的这种心痛领悟。”

李相白提出要稳住西蕃,女帝、陈狄青等人瞬间就想到了道场之争。

岳寒山是法家圣人,主张的是势和法及其术结合的治国策略。

稍微推敲一下,岳寒山说道:“只要破了须弥芥子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