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希望的田野(2 / 4)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236 字 2022-12-12

片,开挖成一个方圆十数平方公里的巨大人工湖,以彻底满足周边地区的农业用水,并打造出一片鱼米之乡。

当然,这种耗费巨大的水利工程,可不是一个人口规模尚不到两万人的小县所能办成的,可能会经一两代人不断付出,方能所成。

但持续数十年水利工程的建设,整个建业府目前共修建了一千八百多公里的干、支、斗渠,在境内的几条江河水资源覆盖流域地区,陆续开垦出了数百万亩耕地,不仅可以满足本地十余万民众的口粮所需,还为蓬勃发展的工业领域了大量的农产品原料。

「朱校尉,好生悠闲呀!」永兴县独山乡兵备武装处检校兼乡兵队长林青山看到朱善平抱着女儿朝这里张望,笑着打招呼。作为受伤退役的原陆战队军官,他自然是对现役海军军官朱善平感到一种由衷的亲近。

「林检校,我这悠闲日子,可没多少天了。」朱善平逗弄着女儿,想让她给林青山打个招呼。可是认生的女儿却将脑袋埋到父亲的怀里,不肯出声招呼。

「准备何时返回舰队?」林青山问道。

「本月二十号之前,必须赶回建业港海军基地。……此去,恐怕又是一年多才能返回。」

「军人嘛,总要有所牺牲,有所付出。」林青山感同身受,「就是因为有我齐国无数忠勇的军人舍家为国,征战四方沙场,方有今日万我千百姓的平安喜乐。」

「不错,我齐国境内的平安和祥和,皆为你辈军人一刀一枪杀出来!国内民众或许会对内阁各部官员有些微词,但纵观我齐国上下,唯有对你等军人,却保持着应有的尊重和敬仰。」永兴县农田水利处检校许良宝朝朱善平拱拱手,然后从怀里摸出一块牛肉干,撕下一小片,递给他怀中的女儿。….

自汉洲初立之时,齐国的军队不论在保卫本土和海外领地过程中,还是对外扩张和在大明境内的干涉战争中,几乎未尝一败,再加上国内舆论的刻意引导,军人在民众心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其本身待遇又极为优渥,向来是国内有志青年踊跃向往的职业目标。

「这几年,包括我永兴县在内的汉洲北部地区,算是风调雨顺,农业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呀。听家里的人说,我们这里已经连续六年各类粮食作物大丰收,百姓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了。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你们这些乡梓父母官员的付出。如此,我等军人方能毫无后顾之忧,宣我齐国声威于四海。」

「朱校尉过誉了,我等愧不敢当呀!」许良宝笑着摆摆手,「有此成绩,皆为我永兴县万余百姓齐心协力所致。当然,也有在这三十年来,无数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老一辈先驱者的默默付出。较二十多年前,我永兴县绝对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所载县志来看,单从粮食产出方面说,总产量就比二十年前增长了八倍之多,远远超出人口的增长幅度。」

包括建业府在内的汉洲本土,农业技术改良从二十年前便开始进行,尤以作物轮作法的推广最为重要。

此前,授田的农人在每年耕作时,会将部分农田进行休耕,以养地力。后来,随着来自大明的各类农业技术书籍的翻印和刊发,以及培训和指导了众多农业技术骨干专家,农田轮作法开始在各地铺开。

从最早的两年轮作法,三年轮作法,到目前逐步稳定的四年轮作法,在汉洲各地农村开始大范围的推广。

在永兴县,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农人们用四年轮作法播种大麦(或者玉米)、小麦(或者稻米)、芜菁和三叶草(从荷兰引进),田地从不休耕。芜菁和三叶草都能增加土地地力,还能用作牛羊牲口的冬季饲料,牛羊粪便则可肥田。

这种农作制度,加速了土地利

用的周转,提高了农民土地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益扩大的对农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