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民意汹汹(2 / 4)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202 字 2022-12-09

的暴行!若是,我齐国对此不予以强硬回应,岂不让世界诸国嗤笑,令国内数百万子民心寒?”

位于建业城西的天工学院里,一群年轻的学生正聚集在操场上,义愤填膺地声讨奥斯曼帝国。

“不错,我驻外使节,乃是代表我齐国大王、代表内阁政府、更是代表我齐国数百万民众的脸面。如今,奥斯曼悍然杀害使团一行十余人,不啻于公然打了我们齐国每个子民的脸面!如此奇耻大辱,焉能忍之,默之,听之,任之?”

“我齐国自立国以来,击西夷,败荷人,数伐周边土邦蛮夷,更是挽大明于危难之中,方有今日之赫赫威势。却未曾想到,今日却遭受奥斯曼这般欺辱,实乃我齐国二十余年来所遇之大耻!我辈堂堂男儿,如何能忍?诸位同学,我当效仿古之班定远(班超)之例,欲投笔从戎,甘为一小卒,跨数万里海波,以伐奥斯曼。”

“同去!同去!”十余名学生振臂呼道:“平白受了这奥斯曼这般愤懑之气,我等还有几分心思读书?”

“诸位同学,诸位同学!”几名学院的教谕和老师极力地劝阻着学生,“奥斯曼杀我齐国使节,此乃国之大耻,我等亦为愤懑。但此为军国大事,上有大王、内阁和军部运筹,下有陆海两军官兵沙场效命。诸位学子切勿这般鼓噪张扬。需知,你等作为国中诸多精英学生中一员,肩负我齐国未来奋发向上之重任,倡领科学和技术未来之责。……万万不可轻易奔赴沙场,就此舍身取义。你们都是我齐国大王所称的国之重器的宝贝呀!”

齐国在建业城设立了两所近代意义的大学,一个就是天工学院,另一个是将此前培训官员和农商人才的行政培训学堂改成的建业大学堂。前者偏重于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总结,后者则比较偏向于综合,包括文史地理,农商财经等学科。

目前,两所大学堂共有学生一千五百余,不仅接受着齐国最为顶尖的教育,而且还享受着国内最为优渥的待遇和地位。大学堂里的学生,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从衣食住行,到各种日常用度,全都由文教部和王室教育基金承担。

另外,大学堂中的学生不像那些中级学堂和国内各种速成培训学堂那般,还需要经常抽出时间,到工矿企业和拓殖农场实习见工。他们在大学堂里的三年学习过程中,均是全脱产学习。在完成日常课业之余,几乎都在大学堂里的图书馆或者建业城中的文渊阁借阅参读各种书籍文刊。

可以说,这些出生于齐国建国后的新一代大学堂学生,又经过十余年的系统教育后,是国内眼界和思想最为活跃的一群团体。而且,随着齐国国势的蒸蒸日上,骨子里也充满了无尽的自信和骄傲。如今,突然听闻齐国使团一行十余人竟然在奥斯曼的埃及境内遭到杀害,顿时义愤填膺,纷纷声言,要对此进行强烈的报复。

“诸位,诸位!……建业大学堂的同学已经组织队伍前往内阁总理府了。他们要向总理和各部大人请愿,要求出兵征伐奥斯曼!”

就在大学堂里的教谕和老师已暂时劝服学生暂时返回教室上课时,突然有几个学生从外面赶来,大声地呼道。

“……”

众多学子闻言,先是一怔,随即,脸上都呈现出一丝激动和振奋的神情。

“我等也去请愿!向大王,向总理和各部堂大人表达我等的拳拳之心,要求政府向奥斯曼讨好公道!”

“同去!同去!……”

数百名学生,立时群情汹汹,朝大学堂门口涌去。

“听说了吗?西边那个奥斯曼帝国,将咱们的使团一行十余人都给害了。这狗胆,真是无法无天,置我齐国颜面何在呀!?”

城中一家酒楼里,一群商贾喝着酒,谈着生意,顺便聊聊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不知不觉,便说到了齐国使团在苏伊士港遇害的事。

“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