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能源和霸权(2 / 4)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203 字 2022-12-08

瑞典,小部分来自波罗的海地区,包括俄国。英国自己生产的铁很少,部分原因在于当时缺乏燃料。

1650年以前,英伦三岛只剩下很少的林地,残存的大部分林地离铁矿产地很远,不易接近。相反,瑞典和俄国仍有充足的森林(也有充足的铁矿石),因此它们在冶铁方面享有能源优势(这个时期,欧洲尚未发现煤炭炼焦工艺,绝大部分都使用木炭)。

我们都知道,后世的英国从18世纪末,变成了世界上最高效的铁生产国。从1700年到1850年,英国的铁生产增长了20多倍。英国在1840年代建立了世界上最高效的冶金业。到1850年,英国自己出产了世界上一半的铁。英国生产的钢铁比世界其他地区生产的都要便宜和优质。

英国不过是个小国家,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关键的原因在于英国高效利用了自己的煤炭。

英国的工匠在1709年后摸索出了如何在冶铁业中使用煤的技术。在此之前,煤不能用于生产优质铁,因为煤的杂质会使炼出来的铁变脆。技术进步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给英国通过利用其巨大的煤炭资源来冶铁开辟了道路。

在发明了实用的蒸汽机(1770-1780年代)后,煤炭也被用于其他生产目的。蒸汽机的应用使从地下深处的煤矿向外排水成为可能,这反过来大大扩展了可用煤的供应。到1820年代,蒸汽机被应用于轮船和机车,产生了蒸汽船和铁路。所有这些变化都依赖于煤所的能源。

简言之,从1780年到1880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

像荷兰利用了泥炭一样,英国也因利用煤炭而发展起了更加繁荣的经济。但与荷兰的泥炭生产不同,英国的煤铁生产可以直接用于军事。煤炭这种低廉的能源优势以及与此相关的先进技术,让英国建立了强大的军事机器。

从1850年代开始,英国建立了以蒸汽为动力的皇家海军。皇家海军是把英帝国粘合在一起的纽带。在帆船航行的时代,皇家海军很难建立起对敌国的海上优势,部分原因在于木材供应短缺。

对英国来说,转向用煤驱动的铁船是非常幸运的发展,因为英国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煤还有助于英国制造出更为廉价和优质的火枪。在19世纪,英国发展出了自己的军事和工业复合体。在冶金方面的优势让英国能比它的敌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轻便的武器和大炮来武装军队。因此,能源替代促成了英国海军的强大,使之能更容易地扩大它的世界帝国。

而在这个时期,随着蒸汽机在汉洲本土的广泛运用,煤炭也成为齐国最为重要、也是最为主要的能源。并且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汉洲的东部地区相继也发现了数个储量巨大的煤矿,足可为本土各个地区的工业发展,源源不断的煤炭资源。

然而,随着国内开始研究和制造以蒸汽动力为驱动力的舰船时,齐国上下,尤其是海军和国内几家大型运输商社立刻意识到,在海外诸多航线的关键补给点储存和开发煤炭资源,必须要提上议事日程,及早未雨绸缪,做出相应的规划和布置。

虽然,齐国完全可以利用舰船,将国内储量丰富的煤炭提前转运到无数的航线节点上,以为后面大规模的蒸汽动力船应用时的补给所需。但要是在那些关键节点或者某些南洋岛屿上能有现成的煤矿可以开发,那自然是要省事多了。

至于,这些煤矿的分布位置在不在齐国的海外领地,并不重要。以齐国如今的威势,花点钱将那些拥有煤矿资源的地方租借或者买下来,相信也没有哪个土邦王国敢予以拒绝。

1652年时,齐国的南洋商社联合望加锡的葡萄牙人和戈瓦素丹王国在平灭西边布吉人建立的伯纳素丹王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