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2 / 4)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202 字 2022-09-14

抛锚于海岸边。

下午2时,我带领着十名水手上了岸,想看看能从这个岛上获得些什么补给。在沙滩上,聚集了一百多名土着,他们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我们,以至于一见到我们登上岸来就拥了过来。这些人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使得我们稍稍松了一口气。

我们将一些小饰品和小刀、铁钉分发给土着人后,便询问他们是否能一些吃的东西。土着人马上返回附近的部落,拿来了一些甘薯、大蕉和甘蔗。

岛上显得一片荒凉,但在岛屿东边靠近大海的地方,我们发现许多巨大的石像竖在那里。土着们似乎对那些巨大石像非常崇拜,经过时,会跪倒在地,口中不知念叨着什么,随后会以夸张的动作,张开双臂,跳跃着,高声呼喊着。嗯,应该是在进行一种宗教仪式吧。

真是一个让人感到神奇的小岛。

经过这些石像后,我们来到了一处郁郁葱葱的地方,有很多大蕉树,地里似乎也生长着某种农作物,密密麻麻的。随行的几个土着伸手指着我们手里拿的甘薯,大概是表示,他们岛上种植的就是这种作物。

我们走了数里远,没有发现任何水源,倒是土着给我们送了三次水。尽管那些水又咸又涩,但对于极度口渴的船员们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岛上的土着大概有数千人,看到的妇人很少,想来是不能随意抛头露面的缘故吧。土着普遍身材纤细,几乎没有一个男子身高会超过1.7米。他们动作敏捷,行动活泼,五官也较为端正,面容和蔼,对待陌生人态度友好而亲切。

不过,大概是因为岛上物资太过贫乏的原因,这些土着似乎对我们带来的一切物品都充满了好奇和无尽的……占有欲。在短短半天的接触中,我们登岸拜访土着的船员们就丢失了许多物品,随身的小刀、各种钱币、挎包,以及头上的军帽。甚至还有几名船员,因为稍不留神,竟然还将军服丢失在岛上。”

“1月10日,随着岛上的土着表露出完全的善意,船上官兵陆续全部登岸,准备在此休整几天,以缓解海上长途航行的苦闷和疲惫。在这个小岛的东部地区耸立着许多巨大的凋像,其中一些凋像成群结队地站立在石头平台上,也有一些单个的凋像直接耸立在地面上,而这些凋像比平台上的凋像要大得多。

有些好事的船员,拿出卷尺,测量了一尊倒在地上的凋像,发现其长度接近八米,两肩之间的宽度在2.5米以上。不过,这尊凋像还是要比那些站立的凋像还要小很多。

岛上除了少数鸟儿,我们再没有发现任何其他动物。毫无疑问,这座小岛无疑是非常贫瘠的,没有什么价值意义,更没有黄金白银,以及铜铁等矿产。岛上的地貌大多是平滑的小山丘、草原和火山。岛上的海滩上多是岩石,悬崖峭壁遍地都是。境内散布着一些寄生的凝灰岩火山口和火山锥,其他地区则有许多遭侵蚀的熔岩区,区内遍布黑曜岩。无石的表面土壤瘠薄。唯一能适于大面积耕作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岛屿西南部。

岛上的土着好像很少吃鱼,在停留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几乎没有看见过鱼。他们身上没有穿着布帛之类的衣物,而是用一些大蕉树叶,或者一些树皮围在身上的羞处。当然,也有土着索性什么也没有穿,赤果着身体,此地温热的气候环境,应该无虞受冻。他们比起火地岛那些可怜的土着,似乎要强出那么一点点。”

“……”

“1月14日,风行4号在该岛数百土着的注视下,缓缓驶离海岸,航向偏西北。

离开前,我们在土着的指引下,在位于岛屿内陆西南部,补充了足够多的澹水,那里有一条时断时续的小河从不高的山坡上流下,最后注入附近能渗水的土壤中。另外,我们还从土着那里获得了许多大蕉(在这般炎热气温下,估计保存不了多长时间)和甘蔗。

作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