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商贾(2 / 4)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33 字 2022-08-05

明,但官家不论是对商事支持力度,还是打造内外经商环境,甚至是对诸位私产保护,可曾有一分弱于大明?孟子有云,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嗯,还有一句送与诸位,为富不仁,取祸之道!”

说完,周应平扫了一眼在座的几位商人,随即出门而去。

“其实吧,咱们齐国的商税虽然较大明高了许多,但过的日子,却要比大明安生多了。”沉默了半响,向贵全幽幽地说道:“最起码,咱们不用担心哪一天就被某个官人或者胥吏给惦记着,被其破家灭门,夺了我们多年积攒的财富。私人财产,非罪不能剥夺,这可是写在我们大齐王国制诰里的。”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我等商贾之辈建立工场,努力生产,钻营商事,不就是想获得一份长久的富贵,并能传诸于子孙后代嘛。在汉洲,只要安心经营,奉公守法,自己赚的每一分钱,都会受到官府的保护,这给所有诚实的财富创造者,完全免除了任何后顾之忧。

“我也就是嘴上说说,从没想过要抵制官家的征税!”朱炳坤说道:“另外,我每年为军方数以万计的皮具,也养活了不少工人,更为地方贡献了大量的税赋财源。”

“谁不是呢!”刘启程笑着说道:“要是跟普通百姓相比,咱们这些商人,可是最希望齐国能一直如此发展壮大,在为我汉人开辟更多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为我等商贾之辈扩展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财机会。”

“周大掌柜,何故姗姗来迟呀?”李本昌见周应平进了包间,笑着说道:“害我在此苦等,以至于肚中早已空空,饥饿难耐了。”

“李将军恕罪,上午与几位登州元老谈了一些贸易贩殖的事务,故此稍稍耽搁了时辰。”周应平拱拱手说道:“待会,周某自罚三杯,以为赔罪。”

“哦,那些登州元老又有什么好的生意照顾你,不妨说来听听,咱手里的大把银子正好没地使!”李本昌一边招呼着伙计上菜,一边饶有兴致地询问周应平所带来的生意。

李本昌是大明登莱朝廷永安侯李本深的族弟,三年前为防大陆事有不遂,想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李本深便命他携带其二十余口家眷亲族,乘船来到汉洲。

在齐国内阁和军方的关照下,李本深的家眷亲族买下了建业城东十几亩土地,然后修建了一片宅院,作为安身之所。随后两年,李本深又命人带回了大量的金银财物至汉洲,与其家人花费和享用。

在汉洲本土待了几年,李本昌与几个族中长辈和兄弟眼见着齐国实力日盛,内外贸易繁荣,遂打算从家中拿出部分银钱出来做点实业或者贸易,免得坐吃山空。

于是,李本昌便寻到曾经相熟的齐国军方人员,委婉表达了想在汉洲本土进行投资和贸易的意愿。齐国海军在大明山东和登莱地区与李本深部明军在针对清虏的军事行动中曾数度合作,算是老关系了。既然他的亲族要在汉洲本土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那自然要尽力扶持帮助。

于是,便将李本昌介绍给了周应平,想通过周大掌柜的商业资源,带着李本深的亲族做些实业投资或者海外贸易,借以发点“小财”。

周应平对此不敢怠慢,与李本昌几次会面后,渐渐熟络起来。仔细斟酌良久,心中有了几个合适的投资建议,便今日邀其来这个酒楼,商谈具体的合作事宜。

“李将军,这里确实有几个比较来钱的生意,现在说与你听听,若是有意,咱们可以进行一番深入的合作。不过,这些生意也可能有赚有赔,我在此并不能与你保证。”周应平吃了几口菜,然后放下筷子,笑吟吟地看着李本昌。

“周掌柜请讲。实话告诉你,我就是一个粗人,以前只晓得操刀子杀人,根本不善于商贾之道。以前在山东做些生意,无非也是凭借着我家永安侯的威名,以强买强卖的方式拢些钱财。如今到了汉洲,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