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茶叶产业的起步(2 / 3)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259 字 2022-07-30

生长。既如此,小人觉得可以在今年开春后,进行大范围的扩种,将茶园的面积增加至三千亩以上。假以时日,我高平县必然会成为汉洲最为优越的茶叶产区。”

覃子全点点头,对蒙春年的建议深以为然。如今,汉洲本土各地府县都缺人口,要想申请移民配额,那是需要过硬的理由,否则移民部如何会理睬一个普通小县的人口要求。

茶叶的移植栽种和推广,是内阁和农业部重点规划的农业产业,更是未来齐国精心打造的出口创汇产品。想来,以扩大茶树栽种面积为由,向移民部多要些人,应该可以获得批准。

在1718世纪,中国茶叶远销海外,几乎垄断了全世界所有茶叶市场。1610年,茶叶正式从大明被带到欧洲。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收购来自大明商人带来的茶叶,不过,与利润更高的丝绸、黄金和瓷器相比,茶叶只占该公司商贸的一小部分。茶叶的贸易额每年仅为东印度公司带来10万盾到50万盾的利润。

1640年左右,在荷兰,草药医学小范围内推荐人们喝茶,并把茶叶这种稀少昂贵的植物当作退烧药和补药。茶叶在药店出售,并被作为“贵族的乐趣”与朋友共品。直到17世纪60年代起,一场真正的饮茶风潮被掀起,茶叶才进入了贵族家庭。渐渐地,茶叶也成为了阿姆斯特丹整个上流社会的饮品。

此后数十年时间里,茶叶进入欧洲大陆,但只有贵族、君主和社会上最富有的消费者,才买得起这种象征身份地位的东方奢侈品。在法国,路易十四沉醉于奢侈生活,他喜欢用黄金茶壶泡茶,以凸显其高贵的身份。欧洲各国的精英和有教养的文化阶层,很快把法国的品位和优雅的概念传播开来,茶叶得以走入更多国家。

至于后世的茶叶消费大国—英国,接触的茶叶要更晚一些时间。在17世纪60年代以前,伦敦市场上的少量茶叶主要来自于荷兰,茶叶还没有能够直接由英国商船从亚洲引入英国。可能是借1661年英国的查理二世与葡萄牙凯瑟琳公主的婚礼之际才进入英国皇室。到18世纪,茶叶在英国取得极大的扩展,从1720年开始,茶叶的需求量迅猛增长,茶叶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追捧,成为全国性的新型饮品。

虽然,英国东印度公司后来掌握了茶业的专销权力,但是由于中国掌握了茶叶在整个环节中的绝大部分利润,这使得东印度公司费力不讨好,赚取的利润相当有限。在18世纪中期,东印度公司开始一面进口中国茶叶,一面展开了自己种植茶叶和自产自销的相关套路。

然后,东印度公司便在印度大面积种茶,而印度阿萨姆地区就产茶,也就是最初的阿萨姆红茶,接着又从中国偷学了部分制茶工艺,很快就把阿萨姆红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掌握海洋的英国对阿萨姆茶专供传销,想用阿萨姆茶逐步占据中国茶叶的市场份额。

但是以阿萨姆茶为代表的印茶在18世纪的销量并不理想,欧洲人不愿意买又贵口感又一般的印度茶。于是就给了民间贩卖私茶的空子,这些人从中国等地进口茶叶,然后比东印度公司更低的价格流通于市场。然后造成了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大量积压在伦敦仓库,而英国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于1773年议会通过了著名的《茶税法》,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颁布《茶税法》的目的是为了在它的北美殖民地倾销茶叶,直接赋予了东印度公司将茶运往北美的权利和从英国免税出口茶的权利。不再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东印度公司茶叶比当时私茶便宜了50以上,导致很多的走私和本地种植的茶叶商人无法生存。于是,北美的农场主们不高兴了,然后就有了震惊世界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再然后引发了北美独立战争,最终1776年7月4日,那个后世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

一个茶叶事件,让英国人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