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工业革命的门槛(2 / 4)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257 字 2022-07-30

位于开元(今澳洲汉普蒂杜市)、威海(今澳洲东部凯恩斯市)和云阳(今澳洲东部麦凯市)三地的纺织厂,加装了水力驱动装置,以代替部分人工操作纺织机械,使得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可若是遇到河流水量不充沛,水位过低,就会严重影响工厂的正常运转。

随着齐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生产的棉布几乎垄断大半个南洋地区和部分中南半岛地区,正在缓慢而坚定地蚕食印度棉布的市场,而且还通过琉球,输往日本、朝鲜。

作为劳动力密集产业,纺织业从一开始,就是面向普通大众的产业。这与世界上其他技术含量较高的手工业相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例外。比如中世纪制造铠甲的铁匠和制造机械钟的表匠,虽然身怀绝技,但他们的客户群体相对要少得多,而纺织工业的产品,却可以卖给千千万万的人。不仅如此,从生产者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单个家庭也可以作为作坊加入这一行业。印度、大明,这两个国家地区的纺织业兴盛,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而齐国主导的纺织业,以及毛纺业,从最初建立起,就是完全冲着大工业化而去,以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为基础,将整个行业的制造成本尽量拉得很低,以抵消汉洲在市场上的距离劣势。

目前,受限于国内人口规模,本土的棉纺业原料已经严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此前从大明,现在由印度、波斯,每年都会输入两万吨以上的棉花和羊毛,以填补国内原料的缺口。而承担这些原料输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因此而赚取了大量的运费和转口利润,将双方之间的贸易联系融合得更加紧密。

后世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不仅仅意味着技术进步,而且意味着创造一种与传统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如果,只有蒸汽机而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流程,是不可能产生这个变化的;但如果只有后者,后者也很快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深入历史细节,我们会发现,这两个突破性进步都只能在非常具体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比如,蒸汽机的研发突破有一些非常严格的技术条件要求,如冶铁技术、材料技术以及气压原理的发现,但最重要的是,早期蒸汽机的高耗能,这项新技术必须在煤炭行业市场需求足够大的情况下,才能生存下去并不断取得进步。

而汉洲在建立工业之初,作为穿越者的齐天,就刻意地在工业生产领域当中,强制推行生产的标准化,建立科学操作流程规范,鼓励技术创新和工艺进步。

在物质条件下,汉洲北部和东部陆续发现的几处煤矿资源也为蒸汽机的运用和出现,了必要条件。虽然只是储量数百万吨的小型煤矿,但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无尽的燃料来源。

在气压原理方面,由齐天为众多学者和大匠指明研究的方向,避免各种错误的发展路径。

另外,汉洲本土之所以如此执着于各种新式机械和工艺的研究制造,除了齐天的持续加推外,还有一个内在的重要原因,即国内人口基数的严重不足,不论是农业方面,还是工业方面,均缺乏大量的劳动力。这就迫使政府主导的工厂和民间私人工坊绞尽脑汁地去改进生产技术和机械操作方式,从原始的手工操作,逐步过渡到依靠水力驱动。

如今,几乎是以举国之力而投入研发的蒸汽机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不仅让众多官员、学者振奋不已,就是不少工坊厂矿私营主也是暗自欢欣鼓舞,这意味着,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将产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紧张的人力缺口可以稍显缓解,甚至工坊伙计的工钱也不必再往上涨了。

“蒸汽机技术虽然取得了突破,但对于国内大规模运用恐怕还有些时日。对此,我们不应高兴太早。”宋应星委婉地说道:“估计在未来十余年,水力机械仍旧是我们汉洲本土各个工坊厂矿最为主要的驱动动力。”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