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郑森的“叛离”(2 / 4)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257 字 2022-07-30

郑氏的独家垄断市场,每年给福建镇带来数百万两白银的利润,被郑芝龙视为钱袋子。若是荷兰人再次强势介入,势必会影响福建镇的主要财政来源。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这荷兰人说不定已经与齐国勾结起来,联合对付郑氏。那么,如此一来,郑氏就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海上威胁。

“王爷,出事了!”

郑芝龙正在为福建镇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而愁眉不展时,福州总兵杨耿急匆匆地来见郑芝龙,神色显得异常慌乱。

“何事惊慌?”郑芝龙心里一紧,面色沉了下去。

“世子……”杨耿有些迟疑地说道:“世子……随着部队没去广州。……他杀了延平总兵纪世良,夺取军中指挥权,并督兵将南澳岛(今广东汕头南澳县)占了,并声言脱离福建镇,誓言反清,同时还向登莱永初朝廷宣示效忠。”

“……”郑芝龙闻言,先是愕然,随即脸色变得铁青,伸手将将桌案上的茶杯狠狠地砸向地面,“逆子,何敢?”

为了早日拿下整个广东,郑芝龙在一周前,命延平总兵纪世良领兵一万余,乘大小船只两百余艘,准备进入广州,准备凭借自己的力量,往东攻取肇庆、高州、雷州等地。此前因为降清一事,跟他关系闹得很僵的长子郑森,突然提出要随军前往,历经一番战阵。

对此,郑芝龙欣然接受,若是长子能随大军征伐明军,待占据整个广东后,联结福建,那么他或许就能明白,在如今大势之下,福建镇所作出的选择是多么正确,据福建之险要,拥广东之富庶,占海上之便利,足可保郑氏数百年富贵。

然而,未曾想到,这个逆子竟然一心想要扶保大明,还生出了兵变的想法。读了十几年的书,当真是把脑子读傻了!就凭登莱永初小朝廷那点地盘和兵马,如何能继续抵抗大清的进攻。虽然占据云贵广西的流贼打出了扶保大明的旗号,但他们不过是借此收揽民心之举,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

这个世上,哪有什么春秋大义,哪有什么忠义报国,一世所求的,不过是家族昌盛,个人富贵。再者说了,这个逆子的授业恩师,钱谦益不也照样剃发易服,降了大清。

“纪世良所部一万余人,都跟着那……逆子叛了?”郑芝龙深吸一口气,强自压下心头的怒火。

“有四千余官兵在副将施福(施琅的族叔)的带领下,跑了回来,如今正在泉州休整,等待王爷的进一步指示。”

“火器营?”

“施福回报,世子就是以陈晖所领火器营为主,先是于夜间袭杀主将纪世良,随后迅速控制全军。”

“陈晖……”郑芝龙恨恨地说道:“命人去将陈晖等叛将的家属尽数擒拿,押入大牢,等候处置。”

6月29日,南澳岛。

“世子,此地距离大陆太近,而且岛上贫瘠,也随时会遭到……靖海王大军的攻击,不宜多作停留。我们必须另寻他处,找一个能容身之地。”陈晖向郑森拱手说道。

“我们去登莱,你意如何?”郑森问道。

“登莱?”陈晖犹豫了一下,摇头说道:“登莱恐怕不妥。我部军伍皆为闽粤两地之人,若是去了北方,恐怕难以适应那里的气候和环境。以我之见,莫如去琼州府。那里尚在大明旗下,距离安南齐国领地也较近,比较容易获得武器和粮食的补给。”

“琼州府?”郑森不由沉吟起来,那里虽然距离安南齐国领地较近,容易获得对方的武器和粮食支援,但那里距离广东也很近。虽然毅然做出叛出福建重归大明的决定,但郑森在内心深处却是不愿意与父亲直接刀兵相向,因为,这毕竟有悖于人伦。

“世子,自古以来,忠孝难以两全。”陈晖见郑森面露艰难之色,明白他心中所想,“即使,咱们退到登莱之地,若是靖海王奉清虏之命前来攻打登莱,我们那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