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大炮和文化(2 / 3)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3503 字 2022-01-31

几乎都是抱着负死的的决心去开炮的。”毕懋康蔚然一叹,“十炮之中,能有两三炮能顺利打出去,就是侥天之幸了。你该不会以为,开花弹就是将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掷铁皮罐炸弹简单的放在炮管里发射?”

大明末期确实发明过发射出去之后会爆炸的“开花弹”,但是“开花弹”因为没有先进的引信,用来引爆的引信是通常为一根中空的芦管内置药捻,装填前根据所要射击目标的距离裁剪相应长度,开炮前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引信,再速燃火门上引信发射。

因此,这样的发射方法是非常危险的,点燃发射药产生的火焰从炮弹跟炮管的间隙窜到炮弹前方,极容易引燃暴露出来的药捻,导致提前爆炸甚至炸膛,操持火炮的炮手就会非死即重伤。

“你所说的那种触发引信,仅仅只是些模棱两可的言语,至于采用什么材料,制作工序,全无详细描述,这如何让工匠去研制?”毕懋康苦笑着说道:“老夫也是奇怪了,有些东西你为何只是想到一个概念,却理不出相应生产流程。”

“天下万千事物,我如何能知晓全部?”齐天怔了一下,看了看身旁这位博学的七旬老者,说道:“其实,我也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若论真才实学,我不如孟侯公多矣!”

“才学?呵呵……”毕懋康笑了笑,“才学可能救我大明?才学可能救千万黎庶?老夫已是风烛残年,如今也是有些顿悟了。振兴一国,护卫百姓,还真的需要这些火炮和火枪,需要更多的钢铁。道德文章,儒家经典,恐难以在这乱世当中苟活,更难以对抗域外豺狼虎豹。”

“孟侯公,一国一域,不论是在危难重重的乱世,还是在歌舞升平的治世,强大的武力都是必须的。在面对域外之敌时,只有身后的火炮,手里握着的刀剑,才能让你有底气并且可以心平气和地上前与之理论一二。否则,如汉唐,如前宋,无论呈上多少女子和金银,都只会更加刺激当面之敌的贪婪和残暴。”

“呵呵……,一手拿刀,一手拿书。此为王道,亦或霸道?”

“无所谓王道和霸道。”齐天摇摇头,拍了拍身侧的火炮炮管,昂然地说道:“公理正义,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公理正义,只在大炮射程之内!齐天这完全置我儒家的温良谦恭传统于不顾了呀!”王徵说道:“与荷人、西人、葡人数度征战,尚能以保家卫国,护卫华夏之民来解释此言语。但若汉洲长此以往,岂不是会成一味依赖武力之军国。”

“自从曹雄故去,齐天继位后,其言行愈发急切。”毕懋康亦是点头说道:“似乎,他在担心着什么,总想将汉洲的武力一再提升。刚才在黑山军营当中,还郑重与诸多工匠所言,汉洲之内,不论何种行业技艺,务必要保持领先时代一步。对于所造军器,更是要与同期之内西洋诸国有代差,以期形成微弱压制之势。”

“老夫知道,他是想在大明局势危亡之际,做些安排。”王徵说道:“不论是从大明移民,还是搜集抢救更多的华夏文化,可多有便利,响应也能更快。如果,大明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汉洲可能都会直接会派人进入大明领地了。”

“在大明天崩之时,最好能将南北两京的文渊阁、明一阁等馆藏书籍尽数救回,那才是我华夏文化之大幸!”

“尽数搬回文渊阁等馆藏图书,恐怕有些难度吧。仅永乐大典,就有两万余卷,分装成一万多册,一艘大船都无法装下。即使我汉洲真的要去搬运这些典藏书籍,那又如何进入南北两京?”王徵摇摇头,“可若是任由其毁于战火,那可是我汉家文明的最大浩劫呀!”

“汉洲有银矿,或许可以收买一些。”毕懋康说道:“那些馆藏典籍均为宫中宦官所领,那些宦官当中不乏贪财之辈。汉洲可派出人员前往两京文渊阁等处,多花些银钱,或许可以偷运出不少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