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汉洲的荷兰人(2 / 3)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3297 字 2022-01-31

达明国。去年,我曾经来过这座建业城,那时,这城里的人口好像还不足一万人。如今再看,显然已经超过一万人了。他们的移民,并没有中断,他们急需的物资,仍旧可以持续地输入进来。”

“汉洲人口的增多,意味着他们的实力在增加。尤为可怕的是,他们是扎根于此,以为根本,所以他们就会很认真地建设这里,发展这里。而我们东印度公司,能将东印度群岛乃至巴达维亚总部,作为本土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和建设吗?”

“卡拉梅特先生,你的意思是,汉洲既然难以征服,不如与他们谈和?”克内尔·罗林斯问道。

“是的。我们东印度公司需要借助欧洲本土的力量,先全面控制整个东印度群岛,垄断更多的贸易,整合更多的资源,以确保我们的实力能一直凌驾于汉洲之上。”塞纳德·卡拉梅特说道:“最后,将我们在欧洲的商业模式复制到这里,控制远东地区所有的商业渠道,使汉洲也成为我们商业链条的一环。”

———————————

“没错,以后若是与荷兰谈和了,我们可能会利用他们发达的商业渠道,将我们能产的东西销往锡兰、印度、波斯等地。”齐天对曹雄说道:“在欧洲,荷兰人几乎占据了大部分货物的商业渠道,垄断了无数的商品资源。以一个百多万人口的弹丸小国,建立了全球海上霸权。”

“若是俺们与东印度公司战争持续,他们欧洲本土的政府,会不会干预?”曹雄问道。

“应该不会。”齐天说道:“他们本土政府在欧洲也是与其他国家有争端的,哪有精力来管一个数万里之外的殖民公司的纷争。说不定,还会因为巴达维亚与我们汉洲发生战争,导致他们收入锐减,反而会直接促使他们出面阻止战争的继续。”

“所以,你吩咐下面的人,善待被俘虏的荷兰中高级官员,就是为了以后留有余地,准备与荷兰人做生意?”

“以后与荷兰合作,或者做生意,就是想有一个通往欧洲的桥梁,不论是想寻得他们的各类物资,还是想引进欧洲一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或多或少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与西洋沟通?”曹雄不以为意地说道:“俺们汉洲现在不是靠着自个也发展的不错嘛,何须借助那些西洋之力。假以时日,俺们从大明再多弄些工匠艺人,如此,更能一日千里!”

“……”齐天闻言,摇头说道:“舅父,一国之发展,最忌闭门造车,隔绝内外。而是要东西交融,互相借鉴,以为取长补短。西洋之地,当有我大明及汉洲所未有之物,机器工艺也有其先进之处。所以,我们以后还是要留有一处沟通有无之窗口,以促我汉洲发展。”

“若是巴达维亚的荷兰总督咽不下那口气,非要跟俺们汉洲死磕,那该如何?”

“打了一年多了,承受了不少损失,荷兰人也该认识到,我们汉洲不是那么容易被压服的。”齐天想了想,然后说道:“若是那个巴达维亚总督一意与我们汉洲死磕,估计他的总督位子也坐不长久。”

“小天,有时候呀,一个上位者的决断,往往不完全会考虑更多的利益。他会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判断力,排除干扰,而一意为之。”曹雄说道:“俺认为,那个荷兰总督若是坚持认为俺们汉洲对其有威胁,必定不肯善罢甘休,持续对俺们进行打压和限制,直至解除这个威胁。”

“……荷兰人不至于如此吧?”齐天有些迟疑地说道:“他们万里迢迢来到这里,会为了一个潜在的威胁而不计代价与我们汉洲打生打死?”

记得历史上,荷兰殖民整个东印度群岛,前后花费了两百多年,而且,期间还因为国力的弱势,被英国人抢了不少地盘。并且,荷兰人在殖民时期,以不善于打陆战而著称。面对一些制度体系健全的王国,有时还会被对方打得灰头灰脸。而我们汉洲,应该算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