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棉纺(续)(2 / 3)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3287 字 2022-01-31

比较稀疏,但就在这些稀疏间隙中,却套种着些许大豆。这意味着,棉田的主人,不仅可以在秋季的时候,收获能获得大量银钱的棉花,还能收上来许多大豆,给城里的榨油坊,或者,直接作为粮食的次要补充,填饱家人的肚子。

这一刻,他有些懊悔,不该拒绝当时村长胡宽的建议,在当季的三十多田地里,也应种植些许棉花。如今自己的地里,全部种植的玉米、高粱和土豆等粮食作物,以及少量的小麦。看着长势也比较喜人,但这么许多粮食,自家是吃不完的。所以,少不了要卖些与乡上的粮库。可他所种植的粮食大部分都是粗粮,值不了多少银钱。

孔祥林眼前的棉田是其他农户套种的大豆,在其他的部分棉田里,也有许多与棉花套种的田地,有在棉花畦沟旁栽植少量高粱的,还有的,竟然是套种西瓜。前些日子,棉田的主人,将成熟的西瓜,卖与过路的船上水手,甚受他们欢喜。那些水手腰包鼓鼓,出手也是大方,着实让那套种西瓜的农人赚了些银元。

前些日子,他就专门请教了县镇下来巡查的农事属吏和农技人员,询问如何他的田地里,下一季改种棉花事宜。那些官面上的人,倒是好说话,耐心地给他讲了一下如何跨季套种棉花的种植建议。

棉花与油料作物间套种,即,秋播春豆、油菜、大蒜、秋菜等多叶作物,不仅可以收获一季蔬菜和粮食,还能将多叶植物的叶、跟等留在田地里,获取一些绿肥。待春季时,再将田里的土壤翻耕一遍,然后栽种棉花。棉花畦沟旁还可以补充一些高粱、秋葵。如此,也可获得两季的收成。

另外,棉花套种玉米,棉田间种玉米可诱集虫卵减轻棉苗受害。在棉田每隔10米穴播一行玉米(每亩50~60墩,每墩2~3株),可有效地改善棉田生态结构,诱集棉铃虫、玉米螟产卵,从而减少棉苗上的落卵量。间种玉米的棉田,棉苗上的落卵量平均可以减少60~70。

当然了,若是想要棉花跨季套种小麦也不是不可以,但威海这地方,气候和土壤不怎么适合,产量定然低得可怜,而且还稍稍损害地力。毕竟,这里跟大明的江南是没法比的。

孔祥林对于农事处的农技人员讲解,大为震动,原来以为的农田种植,还有如此多的学问和技术。并不是自己想当然地靠着自己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就一定会取得巨大收获的。自己农闲之余,专门跑到威海县政府控制的民屯田地里研究了一番。不得不承认,人家虽然是在帮公家种地,但因为有了民事官员和农技人员的指导,同样面积的田土,自己说不定还比不上公家的收获水平。

但他毕竟来自大明,一个有着传统勤劳品质的国度,稍加细细揣摩和研究,然后再跟着民事处农技人员的指点规划去做就是了,收成增多也不过是早晚之事。可叹自己当初自以为是,老想着要多种粮食,以确保自己以后不会饿肚子。

瞧着乡上的粮库,时不时地就会从码头拉回一车车的稻米,补充它的库存。这么看来,或许,在我们汉洲,以后不会再担心饿肚子了。那自己以后定要老老实实地听从上面官府的规划指导,下一季里,要多栽种些棉花,多赚些银钱。要不然,自家老二即将出生,家里的花费恐怕是要多出些不少,自己还得给老婆孩子多积攒些家底。

“祥林,你不在自己地头,却跑到这里。害我找得你好苦!”远处上的地头,有人大声的喊着孔祥林的名字。

孔祥林侧头一看,见是他们的村长兼乡兵小队长胡宽,他腰下挎着刀,身后竟然还背着一杆火枪,大踏步地直接从田间走了过来。

“又有什么差役给我们分派下来?”孔祥林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想着是不是乡上又要组织修路,或者修水库。

“刚才县上的乡兵大队传话过来,说是板桥湾那里的屯田处跑了几个帝汶岛土人,可能会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