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人口和军火买卖(2 / 3)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2995 字 2022-01-31

男子和女子。15世纪至17世纪,大约是明清时期,居住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们借助季风的风力,航行至东南亚各国进行商业贸易往来,其中一部分人留居马六甲、印尼、缅甸等地,并与当地的马来土著通婚,诞下子嗣,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峇峇娘惹”,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

“峇峇就算了,娘惹有多少?”胡文进琢磨着,汉洲明人男子居多,女子稀少,还是多弄些女人为重。

“约莫八九百吧。”马怀玉笑着说道:“多弄些男子,岂不是更好出力干活?”

马怀玉知道这个叫胡文进的明人,以前是从大明过来的海盗,在巴达维亚以南占了一个大岛,有些武力。而且,听说他们还与荷兰人关系比较密切,倒是一个可以结交的朋友。

“俺们暂时不要男子。那些女子什么价格?”眼瞧着曹爷一船一船地从大明拉人过来,而且仍旧是男子居多。所以说,俺们汉洲暂时不稀罕男子。现在是要想尽办法,给汉洲越来越多的光棍汉找媳妇!

“去马六甲提货,三十盾;人家给你送过来,五十盾。”

胡文进心里算了算,提“货”大概需要六两银子,送“货”到巴达维亚则要近十两银子。

“还能讲价不?”胡文进问道。

“如果有火枪,刀剑,也可以换的。”马怀玉笑着说道。

哦,那就是不讲价了。

“怎么个换法?”

“记得你曾给我看过几把钢刀,是吧?”马怀玉笑眯眯地说道:“五把刀换一个娘惹。如果是火枪的话,一杆换两个娘惹。”

之所以火枪交换的女人多,不是它有多贵,而是,当时西方殖民者刻意减少对南洋各个国家的火器输入,避免对他们的反噬。因而,在南洋各个土邦国家,火枪,或者火炮都是他们最想得到的武器。

胡文进心里盘算了一下,汉洲目前可以自己生产火枪了,据说性能还不错。虽然产量低了一点,每月也就是二十来枝,但总可以拿出一些以前的老式火绳枪来换女人吧。钢刀,那就更不存在问题了。一个月随便就可以打制两千多把,那可就是四百多个女人。

“行,说定了。让马六甲的土王把女人给俺弄来,俺全要了。不过,话可说好了,那些又黑又瘦的丑女人,俺们可不要!”胡文进笑着拍拍马怀玉的肩膀说道。

“你们到底是用什么支付?”

“火枪不够,刀子凑,两个都不够,俺出银子!”胡文进财大气粗的说道。几个月前,曹雄从亚齐急水湾回来的时候,丢给他几十箱各国银币,算下来,足足有十几万盾。别说你千把个女子,就是再多些,俺也吃的下。

“老胡,你们与荷兰人关系比较好。可以弄到火炮不?”谈完了人口买卖,马怀玉悄悄地问胡文进。

“火炮?你替谁买?”胡文进问道。

“马六甲王国,……还有亚齐。”

胡文进一听,差点把口里的茶水吐了出来。狗日的,俺们刚刚随着荷兰人打了亚齐王国,转眼间,居然有人受它委托,找他买火炮!

“人家可以出大价钱。火炮威力越大,价钱越高。”马怀玉端着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

胡文进定定的看着马怀玉,从某些渠道了解到,这家伙似乎与西边的某个真神教国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亚齐王国,也是信仰真神教的。

“俺现在不能答复你。……俺们从荷兰人那里得到的火炮也很少。”

“老胡,你的话未必尽然吧。”马怀玉似笑非笑的说道:“就说你们买的那两艘西洋大船,上面配置的火炮,恐怕就不少吧。”

“那是舰炮。”

“拆下来,放到陆地上,就是守城的重炮。”

“荷兰人可不允许俺们随便把舰炮买给别人。”

“火炮嘛,使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