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火药(2 / 3)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3076 字 2022-01-31

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这种设备,在英格兰,法兰西,荷兰等国家和地区早已大规模使用。对于工具和器具的制造,可以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比如,以后大规模地制造火枪,刀剑,矛头,甚至板甲,都可轻松实现。

“老师,这个匠人说,他会造火药。”黄铭方兴冲冲地跑了过来,身后跟着一个原吕宋圣费尔南多小镇裹挟而来的西班牙工匠。

拉德基·凯塔搓着手,神情有些紧张,“先生,他说得不准确。……不是造火药,而是能生产火药的原料,硝石。”

在这个时代,火器使用的基本上是黑火药。而生产黑火药需要三种原料,分别是木炭、硝石和硫磺,其中硫磺占总重量的10左右,木炭占15左右,硝石占75左右(最合适的黑火药粗略配比)。在这里面硝石占比最大,这意味着一旦缺少硝石,火药的数量就会大打折扣。

以前欧洲人获得硝石的渠道只有挖矿和进口两种,而欧洲尤其是西欧地区的硝石矿很少,并且以当时落后的挖矿技术很难开采,所以其成本较高,数量还少,为此欧洲人甚至不得不从别处进口硝石矿使用。

事实上硝石矿在世界上的分布很不平均,除了少数几个硝石大国,如现在的西班牙南美殖民地智利检审法院、印度、中东地区外,其他国家的硝石矿都少的可怜。

但是,欧洲在1516世纪发明了硝田制硝法。

所谓的硝田制硝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准备一块田地,去除掉石头等杂物,然后挖掘一些地窖和坑洞,再往田地里埋入麦秸、落叶、烂布等物品,之后往挖好的地窖和坑洞中放入石灰和水,提高土地的温度,并保持温度恒定一段时间,创造一个适合硝化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

最后,往田地里浇灌人畜的尿液,这样等一段时间后(大概为10个月,一般春季收集硝土),在硝化细菌的转化下这块田地里就会出现大量的硝,这时再挖掘富含硝酸钾的硝土掺入草木灰(硝土、草木灰按3:1的配置)浸水冲泡,最后,再熬煮硝水即可获得硝酸钾结晶。

有了硝田制硝法后,欧洲人就可以凭借一些非常容易获取的“原材料”,如人畜尿液等来制造硝石。

欧洲人很早就发现厕所、牲畜圈厩、床底下、老墙根等阴暗地方的表面会“长出”一片一片的青白色粉末状晶体。这种晶体便是硝(硝是硝酸钾的常用名)的结晶,而只需刮取这种晶体稍微提炼一下,再加上木炭、硫磺和少量的水(大约占总重量的8)便能制成火药!

不过,这种“刮墙皮”所能获得的硝数量太少了,在火药的生产和制造上整体帮助不大,但是欧洲人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人畜的集硝特性(生物会把日常生活中吸入体内的硝通过粪便排出,而在硝化细菌的转换下就能形成硝酸钾)。当发现硝酸钾就存在于人畜的尿液里后,一种新技术应运而生,这便是硝田制硝法。

“那你的意思是,短期之内,我们还是无法生产制造出火药?”齐天简略地听了这个西班牙工匠的叙说,眉头皱了起来。

“嗯,是的。……至少目前无法制造出火药。但我们可以为以后大规模地制造火药,提前做好准备。”

“如你所说,可以大规模地制硝,嗯,木炭,我们也可以做出来。但硫磺怎么办呢?”齐天又问道。

“铁矿山那里有呀,先生!”拉德基·凯塔好奇地看着这位似乎什么都懂的少年,“那个铁矿山含有硫磺,虽然含量不多,但它在火药里面的使用量也少!”

齐天一愣,那个铁矿山里居然还伴有硫磺,他哪里能知道。既然什么原料都有了,看来以后可以实现火药的自给了。

于是,他大手一挥,火药原料的制造和提取,全部交给拉德基·凯塔负责。同样的,为他能提出并实现火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