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好欺负(1 / 3)

此言一出,王赐福还没回应,苏文心里咯噔了一下。

旗亭画壁里发生的事,对苏文造成的困扰可不小,尤其事后得到消息,正如青栗所猜测那般,吕谌的灵魂消失不见,这让苏文心头悚然,怀疑此事背后,可能藏有更大的阴谋。

只是苏文没条件继续追查下去。

但此时听到南宫提及吕谌之名,苏文便意识到,内厂一直在追查此事,甚至确定了吕谌的行为跟王辞之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是这样……乐子可就大了。”

苏文警惕地想着。

根据他所掌握的信息,王辞之已经宅了将近上百年,吕谌虽然成名已久,可在王辞之面前也只能算小辈,更不必说吕谌是燕国人,很难跟王辞之扯得上什么联系。

如果有,那意味着,内厂和内史馆里的材料有重大缺失。

很可能王辞之不像资料描述那般深居简出,而是躲在暗处,秘密经营了多年,势力甚至都伸到了燕国,跟吕谌搭上了线。

这样说来,王辞之的图谋,可就不仅仅是为了晋升序列了。

“这家伙,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苏文轻轻敲了敲脑袋。

以正常人的思维揣度王辞之,是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的。

若念头越疯狂,图谋越大,反而越可能。

但归纳起王辞之的目的,无非也就只有两个,一是报复朝廷,二是提升力量。

“是了!”

联想到燕十六突兀离开雍州城,甚至直接去了归墟这么一件事,苏文想到了更多。

“燕十六也牵涉了其中!”

苏文心一惊,发现想不通的地方,豁然开朗。

对王辞之来说,对大梁朝最大的报复,莫过于颠覆其社稷,彻底埋葬这个王朝。

然而……凭借王氏一族的力量,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也不会有其他所谓“同气连枝”的世家会站在他这一边。

世家依附在大梁朝身上多年,上下利益捆绑极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跟着王辞之一起造反,胜利之后得到的,未必比他们现在拥有的多,可要是失败了……那什么都没有了。

那么王辞之想毁灭大梁朝,只能通过引入外力的方式进行。

环伺在大梁朝周围的主要势力有三股,燕国、荆楚和柔然。

其中柔然最为让大梁朝廷头疼。因为柔然胡人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经常沿着边境侵扰,给边疆带来严重隐患,而每次朝廷集中优势兵力出关,柔然人便会放弃草原,直接遁入沙漠深处,去更远的草原区放牧,直到朝廷大军班师回朝再度南下,所以大梁朝只能修筑大量的长城和城堡用来巩固边防。

相比柔然,燕国相对容易对付一些,双方与柔然都有接壤,困扰大梁朝的柔然人问题,也一样困扰着燕国,双方有时候还会联合起来,共同出师扫荡草原,给予柔然人重创。

只是不管是大梁还是燕国,都视彼此为真正的心腹大患,和平年间,镇守两国边疆的总军力也超过七十万,一旦双方开战,那绝不会是小打小闹。

荆楚和大梁朝同样接壤,但对大梁朝来说,荆楚远构不成威胁。

荆楚疆域辽阔,与大梁朝疆域接壤边境比燕国还长,但与大梁西南方向接壤之处却是高耸的山脉,连绵数千里,普通人根本翻不过这座山脉,因为山脉地处高原,常年飘雪。

至于正南方向平原,两国则被连绵的水系所隔绝,被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河道所干扰,难以大规模行军。

荆楚也因为地理和历史缘故,形成一个个宗族巫神体系的部族,以方国自居,只是尊荆楚皇帝为共主,大部分方国只是听调不听宣,每一代楚皇对俗世权力也并不甚重视,醉心其家族的神巫力量的强大,主宰国家权力的是令伊熊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