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法力与心性(2 / 2)

着那桥上,总是如此。

来铺子里吃面的人总是看见她,倒也会问上两句,但小姑娘也只是摇头不答,吃面的人也就没再多问。

“怎么坐在这儿?”

身旁忽地出现一道苍老的声音,杨雪回过头去,看了过去,一眼便认出了此人来,是那日跟着先生来的城隍老爷。

杨雪张了张嘴,答道:“等先生。”

老城隍倒也没讲究,坐在了小姑娘的身旁,问道:“陈先生已经快有一年没来酒安坊了,你也快等了一年了。”

杨雪沉默不语,只是望着桥上。

“唉……”老城隍闻言摇头叹了一声。

他也不知该说这小姑娘还是该说陈先生。

仙人一晃眼或许人间就已经过去了数年岁月,陈先生身为妖仙,该也是如此,儿时见仙人,再见已迟暮,这可不是玩笑话。

老城隍倒也劝过小姑娘,但杨雪依旧坐在这门檐前苦等着。

“老先生…可是与小女相识?”

铺子里走出一位身着棕褐色长衣的男人。

老城隍回过头去,看向了此人,说道:“算是相识。”

陈先生倒也算的真准,初春之时曾言杨志学就要归来,初夏时分他就到了酒安坊。

边关至酒安坊横跨整个大乾,走走停停至少也得一个春夏,也就是说,先生断言之时,杨志学已经到了路上。

“一碗米粉,少些辣。”老城隍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对杨志学说道。

“这就来。”

杨志学答了一声,看了一眼自家姑娘,接着便回屋里煮面去了。

他为何从未听说过这么个老爷,还是得问问妻子。

没过一会,杨志学便将米粉端到了桌上,顺势坐了下来,问道:“不知您是如何与小女相识的?”

老城隍却不着急,吃了一口米粉,才慢悠悠的答道:“只要酒安坊之人老夫几乎都认得。”

“老先生这不是说大话吗。”杨志学笑道。

老城隍没有解释,只是摇头说道:“出走半生,归来可曾觉得酒安坊有些陌生了?”

“有些吧……”杨志学顿了一下,却有些疑惑这位老先生是如何知道的。

老城隍没有回答,往碗里加了些米醋,继而说道:“老夫记得,你曾是想考取功名走仕途一路,若非边关战乱,你也不会投身军伍,如今归来,可还有想法?”

杨志学有些呆滞道:“这……”

为何这位老先生这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