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为港城回归献礼(1 / 2)

,!

林云和胡润聊了一个多小时,午餐时间,林云也没单独请对方,一同在公司的食堂吃饭。

金龙公司的沉城总部的产能达到每年两亿五千万袋,共有七百多位员工,每天吃饭时都很壮观。

大家一起涌向一千三百多平方米的食堂,十个打饭口前都排了不短的队伍,喧闹声加上香喷喷的味道,让这座现代化工厂充满了人情味。

七百多人的伙食可不好筹备,每日光大米白面就得尽千斤,副食更重要,一周六天工作,每天的菜品都不能重样,五菜一汤是标配,两荤三素,外加各种小咸菜。

逢年过节还要加餐,所以光是后厨就有二十多人。

今天的菜是红烧鸡块,煎带鱼,炒干豆腐,干煸豆角和烧豆腐,还有萝卜汤加上四样咸菜。

林云带着胡润排在队伍后面,其他员工根本没有要让二人插队的样子。

这是金龙公司的规律,无论是谁,即便是董事长也要排队打饭。

胡润好奇的看着周围,这么大的食堂可是第一次看到,就见员工们秩序井然,有说有笑,完全没有那种愁眉苦脸的模样。

“林总,贵公司的食堂,是我在华国见过的最好食堂,即便放在我们米国,这样的工作状态都很少见。”

“那是,在我们国家,劳动人民创造一切,没有他们,哪里会有金龙公司?”林云自豪的回答。

胡润有些尴尬,没敢接茬,只是讪讪一笑。

胡润眼中的林云极具个人魅力,他有着无以伦比的眼界,对企业未来发展也有着明确的目标,可以准确的抓住时代的脉搏,金龙公司有这样的带头人,无疑是幸运的。

“未来十年,林云一定会成为华国最优秀的企业家,甚至会成为世界级的富豪。”这是胡润对林云下的定义。

胡润对这次采访相当满意,按照对方所的信息来看,林云的身价起码超过两亿华元,主要分三部分。

一部分是金龙公司近六亿的市值,林云有百分之十股份,这就是六千万。

第二部分是林云拥有一家投资公司,总资产超过五亿,他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又是一亿元。

另外一部分就比较零散,有正大公司的股份,但正大公司实际价值不好说,毕竟没上市,即便知名度很高,总体价值跟金龙公司还是没法比,勉强折算两千万左右吧。

还有农夫山泉以及林云所持有某些公司的股票,林林总总加起来接近两个亿华元。

九七年的两亿元是什么概念?不亚于二十年后的两百亿,甚至比后者更让人震撼,毕竟时代不同。

从七八年改革开放,到九七年,经历了近二十年,二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断,算是改革开放的初期。

这一阶段的特征类似开荒,企业家们在“荒芜”的土地上勐打勐冲开疆扩土,完成第一桶金的积累,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豪也有不少。

但同时,这一阶段所有行业都充满竞争,没有出现资本财团垄断市场,所以大家的财富也算相对平均,很少有一枝独秀的企业家存在。

待到十年后,市场越来越规范,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市场就像是养蛊,优胜劣汰的适者生存机制启动,大量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企业被淘汰,逐渐形成了类似垄断的企业,财富开始大量集中,企业家的财富也激增,千万家产都称不上富豪,富豪榜的前几名都是亿万身价起。

因此,在九七年这个时间点,拥有两亿资产的林云,绝对可以排进富豪榜的前五名,甚至能问鼎前三。

当然,林云的身价不止两亿华元,他最大的财富是手中五千万米元的现金,相当于四亿华元。

知道这笔钱的人很少,林云自然也不会傻呵呵的告诉胡润,毕竟这笔钱有大用处,再过一年时间,五千万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