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金龙公司有对手吗?没有(1 / 2)

当谈判完成,小森田河也是一脸轻松,这个结果虽然比预期要低一点,但也在预期内,林君还是很够朋友。

林云准备了一瓶外国红酒,此时打开,为大家倒上酒。。

“小森君,庆祝我们再一次合作,来,咱们为合作成功干杯。”

“干杯!”

众人一同举杯,一饮而尽。

合同签完了,金龙公司新购买的设备也运到了沈城,在岛国工程师的帮助下,短短三天就安装成功,正式投产,这套设备实现年产五千万袋,让金龙公司总年产量瞬间提升三成,达到一亿八千万袋。

年产量提高了,其他方面自然也要跟着提升,比如员工人数,广告支出等等,都随着提升,花费也是如流水,钱从哪里来?贷款?

没错,就是贷款,不过不是从银行贷款,而是向一家名为天城龙华国际咨询投资有限公司的企业借贷五百万米元,还款利息是百分之一,相当于无息贷款了。

这家天城龙华国际咨询投资有限公司是什么来路?查看执照信息可以看到,股东有两个,一个是自然人林云,他一个人占了百分之九十的股份,另外一个是企业股东,名字叫港城国信集团有限公司。

没错,港城国信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国信集团在港城的分公司,之所以是港城分公司入股,就是因为可以利用其埠外的特殊地位实行外币兑换。

林云手里可是有三千多万米元的外币,通过港城国信分公司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外汇兑换,速度比内资公司要快很多很多。

利用这个途径林云就会很快把米元注入国内,或者兑换华元,或者可以直接进行对外贸易。

这勉强算是林云利用宋健的权利为自家公司牟利吧。

对宋健和国信集团来说没什么损失,不仅没损失,还能获得百分之一利息的收益,其实不仅如此,这家新成立公司还有对外期货投资的职能,这才是宋健和孙思宇最看重的公司职能。

他们觉得只要林总能够再次出山,像去年那样杀入期货市场,结果就是还会再大赚一笔。

毕竟去年那次狙击英镑汇率太精彩了,用了六十万米元的本金就赚到了七千万米元,全世界都找不出这样精彩的案例,如果被世人得知,毫无疑问,林云绝对会被冠以股神的名号。

只是这种事不能对外宣传,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英国管理部门在调查过程中也察觉到了些许蛛丝马迹,只是这件事太过隐秘,资金又在第一时间转移出去,经过数个海外账户后便消失不见,即便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查不出更多的信息。

再说了,索罗斯那些米国资本家赚的才是大头,数十亿米元被人家拿走也只能干瞪眼,比较之下这七千万只是小数目而已。

有了这次经历,宋健这些国信集团的高层们总希望林云再来一次操盘,最好这次赚个十亿八亿………。

好吧,他们已经把林云当成了印钞机和财神爷,让他压力不小呀,林云呢,暂时没时间。

九十年代中期这段时间国际金融市场还算稳定,波澜不大,属于稳定投入期。

当然,局部金融市场还是会有动荡,但也是小打小闹,不会形成投机空间,林云要是想赚钱也可以,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毕竟他在前世对这段稳定期间的关注不够多,很多细节也没记下。

同时金龙公司要在这段时间全力发展,要在很多方面齐头并进,林云不能在其他方面耗费太多精力。

对了,林云还是花了五百万米元在港城投资了楼盘,同样是和国信集团联合,总之一句话,现在宋健的国信集团就是“坚定”的跟在林云后面搞投资,甩是甩不掉了。

林云的五百万米元注入金龙公司,整个公司就像吃了亢奋剂般再次奔腾起来,其实所有人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想法,那就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