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章 社会契约?(2 / 3)

群鸦乐园 南非巨头 2528 字 2022-01-18

双刃剑,砍向犯罪者,也砍向公权力。

尧言经常听到这样内容的话:

“掌握强权的人,会希望权力越强越好,希望犯罪的惩罚越低越好,为了自己可能的犯罪留条后路”

是不是听起来没什么问题?

只听这句话,是没什么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分析判断中,对立方是哪些?

重点是什么?

强权和犯罪挂上了勾。

保留死刑的重点,在于削弱权力。

是不是有什么不对?

那么,如果把尧言现在想的这些,呈现给另一个人看,他会不会本能的认为“这个人在为强权洗白”?

这就是一种影响视角的方法。

人们的判断权重,是会受到自己的视角影响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被忽视了。

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朴素认识——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犯罪、违背公平的人要受到惩戒,受到处罚。

这柄双刃剑砍了公权力一刀,也砍了这关乎正义的朴素认识一刀。

恶行,不能以死亡报复作为惩戒了。

报应观念,道德观念,在这里同样也受到了损伤。

只是,在视角被转移的情况下,人们意识不到问题。

而且,人们的视角本身,也会受到“视角局限”的影响。

即使尧言的表达是“不仅要看这一种,也要看另一种”。

但人们在简化机制,在接受信息的视角受限的情况下,就会下意识地形成主次,从而产生“他认为xx不重要”甚至“他认为xx无罪”。

这就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冲突核心。

让人们完全理性,是实践上永远无法完成的事情。

为什么?

因为,看到这句话,就会有人产生“我被认为不理性”、“我被攻击了”的想法。

身体的本能,无法抗拒。

即使能够通过经验形成的逻辑思维进行负反馈调节,在判断阶段进行压制和中和,但并不能扼制其产生。

无法从根源解决。

而只要无法从根源解决,就可以被利用。

尧言的这些句子,只要进行截取、省略,就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观感,可以被利用。

想到这里,尧言又不由得思索起来——

哪里可以取得断章取义这个谣言制造的大将呢?

说到这里,如果有人能够看到尧言的思维过程,那么,发现了吗?

话题,已经被转移了。

视角,已经被转移了。

通过相关性的联想和好奇心作为转移话题的工具,虽然是一种相当生硬且粗糙的方式,但是,很有效。

获取信息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思维被引导的途径。

只要有阅读行为,只要有接受信息的行为,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视角转移。

尧言抬头看向了天空。

如果有什么能够直接观察尧言思维或决定他思维的个体或者群体,那么,他们的观察本身,也会影响这些观察者。

这个世界,有意志吗?

没有任何回应,天空被迷雾笼罩。

尧言的目光,也转向了黑臂。

他已经大致可以确定了——

黑臂受到过社会契约论或者受到过社会契约论的衍生理论或作品的影响。

如果说黑臂是尧言生前时代的人,那么尧言可以根据这一点去锁定他的时代。

但在这里,他只能得出受过影响这一个和历史相关的有效信息。

ps:哈哈,怎么样?是不是在点明转移视角之前,没有注意到视角被转移了?

有想起话题一开始是关于黑臂的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