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〇章 远方的消息(2 / 4)

庞博终于心领神会。董书恒给他讲的是产业布局,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够注意到这一点。

中国古代少有文人会去研究商业。这方面的书籍少之又少。

商业实际上也是一门学问,生产、销售、物流等都有学问。

那位生意做的好的人,人们会说他掌握了生意经。实际上就是这个人掌握了做生意的学问。

董书恒一直强调地方上的官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搞活了经济,百姓的生活自然就有了着落。搞活经济实际上就是将蛋糕做大。那么最后能够分到蛋糕的人就更多,每个人分到的也就能够多一些。

董书恒所说的这些也只是皮毛而已。他不是那个专业,在这个时代也吸取不到更多的有益经验。

不管是《国富论》,还是《政治经济学》告诉大家的都只是一些原理,这个领域缺少的是下游的研究。

“是的,没错,每一个产业都不是孤立的,他们都有上下游的联系。所以在发展地方经济的时候就不能单纯的考虑到一个点上。”

“地方官并不好做,仅仅让百姓吃饱饭,只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地方上的税收。税收从哪里增加,自然是从经济活动中。也就是要给百姓寻找赚钱的门路。”

“这个门路不一定是跟人家学,你们还可以自己去开创。比如说现在有了电,与电力有关的发电、电灯、电话都是新的行当。你们在管理的地方的时候,也可以根据本地方的现有资源去开发一些产业。”

“你比如说,澜沧行省盛产黄花梨木和红木,你们是否可以搞一搞木雕行业和家具行业。虽然这些产业其他地方都有。但是你们可以做的更好,走不同的路线,比如人家是面对寻常百姓的,你们就可以走高端路线。”

“仅仅是木材还不够高端的话,你们这里不是还产宝石和翡翠嘛,可以将这些值钱的东西都给镶嵌上去。如果再辅以名家大师的话,这个东西一件就能去卖出天价。”

“再比如说你们三河市周围有许多风景优美之地,地方上可以投入点钱改造一下,让其能够供人参观。文人骚客就会到此游历,这些人过来可是要花钱的,你们当地的旅馆、饭店就有了生意。”

现在复兴军的境内人口的流动已经不受限制了。随着这两年社会逐步安定平和,游学的风气日胜。

很多学子、学者在假期的时候都会到各地区游历。尤其是一些新占领区,尤其受到人们的欢迎。

大家也都想在一些新的名胜古迹留下墨宝,兴许也能混个名垂千古。

但是前提是你得有个亭子或者是楼阁,可以供人凭吊。

“我只是给你们打个比方,庞博你肯定是比我更加了解澜沧行省,所以如果你愿意的话应该能够想到更多。”

“我记得之前跟你们讲过要多下去走访,很多事情你们想不到的,老百姓会比你们先想到。”

“之前,我去走访了几个你们沿河的村镇。就碰到了一个农户在农闲的时候制作家具卖给周边的人,原来此人学过木匠,他用的是自家山上的木头。还有一些百姓会到山上的溪流中寻找宝石。据说是有一个农夫,某天在溪流捡了一块石头回去,结果不小心摔开了,竟然发现那是一块翡翠原石。还有的百姓会用藤条编织捕鱼工具……”

“你看,百姓们并不是很多人口中说的愚民,他们是最有智慧的一个群体。他们每个个体的智慧可能不如你们,但是他们的集体智慧是无穷的。不要总是带着牧民的那一套思想去做官,谁是羔羊?谁又是牧人呢?”

……

“多谢总统今天给我们上了重要一课,我们以前的工作确实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我们会努力去改正的。”

接下来,董书恒又听取了庞博关于澜沧行省一些基本情况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