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二章 齐彬现身(2 / 4)

他们组合成数字去管理。”

董书恒今天在会上讲的内容有些多,这段时间遇到的一些问题,他希望能够用江宁府作为一个“实验田”,看看是否能够寻找到解决的办法。

除了人口的矛盾,董书恒还想要构建一套对伤残工人的官方保障渠道。

建立一个类似于伤残保障金一样的东西。

董书恒知道这个制度相对于现在这个时代还是有些超前了。

所以他没有提最低工资保障的事。那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仅仅是针对工伤的工人。这些人因为工作而伤残,不能仅仅给了一点补偿之后就不管了,这样可能会毁了一个家庭。

长久以往,肯定会积累更多的社会矛盾。其他的工人看到了这样的情况也会感到心寒。

仅仅是针对工伤的工人的话,可以将保障的对象缩小到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减少财政和工厂的负担。

这样的话官府就不需要投入那么多了。

复兴军现在虽然有钱,但是还没有到能够建立全套社会福利的时候。

社会福利这种东西只能是生产效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去搞。

那是一个再分配的过程。现在羊都还没有养肥呢,就更加谈不上薅羊毛,做再分配的事情了。

董书恒还指望着这些工厂主继续扩大生产,早日完成工业化呢。

就拿现在的美利坚来说,北方各州的土地相对贫瘠,南方各州土地肥沃适合搞种植园经济。

一开始的时候南方州靠着卖原材料和资源,变的非常的富有。

北方的土地不行,于是人家走了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工业化道路。那时候的欧洲也在进行工业化,北方各州正好搭上了顺风车。

现在北方各州早就完成了工业化布局,建立了全套的工业体系。他们的生产总值是南方各州的三四倍。

美利坚的北方人通过各种手段将英国人的技术基本上全部搬过来了。

所以董书恒选择支持南方各州,而不是北方各州。

因为北方各州代表的才是美利坚的未来。而南方各州代表的是美利坚的过去。

就像此时的南美洲各国一样,依然保持着殖民地经济,这样的经济模式会限制其发展。

后世经常有人讨论,南美洲明明比北美洲的条件要好。这里无论是土地还是各种矿产资源都要比北美好上不止一点。

可是为什么最后却沦落成为米利坚的后花园呢?

明明他们才是天选之国,结果怎么就被一帮子拉丁人后裔给玩残了呢?

董书恒觉得这跟他们选择的道路有关系,因为南美独立之后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业化,依然是利用自己的土地和资源优势,保持着原本殖民地经济的模式。

通过售卖原材料来维持自己的经济。这样的经济模式让他们对那些已经工业化的经济体非常的依赖。

所以一遇到经济危机,这些依靠原材的经济体最先受到冲击。

因为经济危机,他们的资源和原材料卖不出去。但是他们又不能仅仅依靠土地上产出的这些东西生活。

东西卖不出去,他们就没办法进口自己的生活必需品。

所以一遇到经济危机,这样的国家就会进入到动乱之中。因为原本依靠出口资源他们能够过上很好的生活。

进入危机之后,他们却马上就进入一种短缺的经济状态。

这样就会对民众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反差感。

而反观那些工业化的国家,即使进入危机,国家还可以通过干预的手段来保证民众的最基本生活。

因为,抛开了贸易,工业化的国家也能够生产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资。

南北双方在堪萨斯地区之所以还在僵持,完全是因为这两届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