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山东易帜(求票,求订阅!)(2 / 4)

只是这让他们放不开手脚贪赃枉法,倒是让这种事少了很多,因为衙门里有巡抚的眼线,这些满清的地方官自然会收敛一些。

咸丰三年以及咸丰四年山东境内少有地过了两年安稳的日子。

加上山东上下鼓励移民的政策,也缓解了山东境内的土地矛盾。

府城济南,是个风景秀美的地方,四周被葱葱郁郁的山丘包围起来,城内有很多泉眼,围绕着这些泉眼是一个个坊市以及精美的园林。

济南城墙高大,建有护城河,护城河畔的玛瑙泉以及河中的龙神庙都是游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城中的街道不是很宽阔,两旁都是商铺,对门商铺的幌子都能够凑到一起去。

一些穿着短装的汉子推着独轮车在街道上运送东西。一些穿着长袍马褂梳着辫子的行人一步三晃地在铺着石板的街道上走着。

城中每隔一段就能够见到泉眼,人们用青石将泉眼围起来,形成了一个水池。泉水说着石头建的小水渠汇入河中。

这里是大姑娘、小媳妇儿的聚集地,她们三三两两地在这里淘米、洗衣,互相交流着自己听到的新鲜事儿。

城外是一条条小河,蜿蜒延申出去,这些河以泉水为源头,因此河水清澈。城外的百姓会在河边取水,有些人蹲在河边钓鱼,可以清楚地看到鱼儿咬钩。

要说着济南城,真是满清之下少有的一片乐土。

桂中行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高高的城门楼子上俯瞰济南城的内外。

这总能让他安心。

刚开始投靠淮海军的时候,他的心中老是感到不安。

想到自己是旗人,他曾想过要向朝廷告发,但是他又担心淮海军的报复。

后来,他的家人都已经被从京城秘密转移出来,再后来他身边淮海军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人或是担任他的幕僚,或是担任巡抚衙门的辅官。

桂中行已经完全不会再生出不该有的想法。

而且蔡树森一直牢牢掌控着山东的新军。新军的军官也都是淮海军派遣而来。

他们的家可都是在江苏境内。军官的家属是可以安置道农场工作的,这是淮海军对军官的福利。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控制的手段呢。

山东的新军一直非常的低调,他们除了剿匪,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朝廷有几次试图将山东新军调出去剿匪,全部都被桂中行给挡住了。

理由很容易找,山东新军数量就那么点,而且众所周知,山东一直是匪患严重之地。

咸丰四年底淮海军占领浙江福建的消息传到了山东。

桂中行隐约觉得自己潜伏的时间似乎是要到了。

他现在有两条路选择:一条就是在淮海军成功之后,主动隐退,这样总统肯定会给自己一场富贵。

还有一条路就是向总统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价值,然后在淮海军内更上一层楼。

这两年,桂中行一直关注着淮海军,他知道淮海军的工作模式。他身边的那些人都是淮海军派过来的干将,从这些人身上,桂中行也学到了很多。

为官多年,桂中行脑子里不缺少为官的手段,他只要将淮海军政府那一套管人用人的方法掌握了就行。

咸丰五年二月二十,董书恒在江宁召开复兴军反清誓师大会。正式宣布开始讨伐满清朝廷,自称复兴军,以赤底金龙为旗帜,以“推翻满清,复兴华夏”作为口号。

随即彭玉麟赶到江西九江,指挥部署中路军作战。

董书恒着手准备动身前往济南,蔡树森已经先他一步回到济南,他要先办一件大事。

左季高乘船回武汉,临行前带走的物资装满了四十艘船,逆流而上,浩浩荡荡。

杨炳春前往福建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