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 多方来贺(2 / 3)

以及朝鲜金家也都派出了使团来参加董书恒的婚礼。

另外还有南洋的华人小国以及华人家族的代表。

清廷那边到现在还没有反应。

各个地方督抚,也就是只有湖南巡抚骆秉章、山东巡抚桂中行秘密派人来祝贺董书恒的婚礼。

这其中有很多人都要董书恒亲自接见。

与其说他们是来参加婚礼的,不如说他们是来找淮海军谈判的。

英法自然是要催促董书恒这边尽快出兵克里米亚。

董书恒的回答很简单,只要你们的船到位了,我这边立马就能出兵。

英法本来的打算是想让淮海军先用自己的船,或者是租用船只先把兵派过去,然后他俩这边再交付船只。

但这在董书恒看来是不可能的,董书恒甚至允许他们派人到大丰去看一眼淮海军这边编练的远征军,以示自己的诚意。

幕府在淮海军支持下,现在基本上稳定了自己的地位,不过他们希望淮海军能够出动海军去帮他们平掉剩下的几个强藩。

这几个强藩在上次被淮海军教训了之后,现在都很清楚,依靠自己原来的旧军队是没法子跟幕府还有淮海军对抗。

所以现在一个个都开始穷兵黩武,砸锅卖铁地购买武器装备。

而他们购买武器的对象正是美国老,麦莲的首先现在跟这些强藩走的很近。尤其是肥前藩,坐拥长崎这个日本的与西方国家唯一的一个开放口岸。

更是成了美国与各大强藩交往的纽带。

为了给淮海军添乱子,麦莲甚至命令商人们低价将最先进的来复枪卖给他们。

所以近来日本的形式愈发的紧张,几大强藩,除了已经臣服的萨摩之外,都在厉兵秣马。

甚至出现了多次强藩针对幕府底下亲近大名的军事挑衅。

而且,几大强藩在幕府发出警告的情况下依然我行我素。这就是赤裸裸地挑衅幕府的权威了。

那些人似乎是在试探幕府的底线,或者说是淮海军的底线。

为此董书恒答应销售一批装备给幕府手下的大名。

董书恒还劝说幕府先不要亲自入场。可以将临近几大强藩的大名武装起来,让他们的去跟几大强藩争斗。

这些大名有幕府的财力支撑,而那几个强藩哪来的财力跟幕府斗呢?

董书恒的分析非常在理,幕府欣然同意。

董书恒固然不希望日本下面的大名一团和气。幕府同样不希望如此。

幕府也需要在调和各个大名之间的争斗中提高自己的威信。

朝鲜金氏的到来,则是希望淮海军能够尽快交付他们购买的武器装备,他们这边的讨伐大军都已经准备好了。

可是听说北边的那股太平军也在整军备武。大同江上甚至依托平壤城建立了一座炮台。

这些太平军的哪里来的这么多火炮啊?总不会是清国的吧?

金氏也知道这肯定是淮海军的小动作。但是没有证据,又能怎么办呢?

他们担心激怒淮海军,这事提都没敢提。

南阳的华人小国很多本来在这几年都要被荷兰人给灭掉了,尤其是婆罗洲,不仅有荷兰人,还有英国人也想得到那里。

不过,自从投靠了淮海军之后,淮海军派出军官团帮他们训练军队,倒是好好地教训了一下那些不知好歹的土著。

他们也拿出了土地给淮海军建立农场。随着淮海在南洋农场的增多,自保的实力越来越强。

这些华人小国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划给淮海军的土地都是在自己跟土著人的交界处,这样随着淮海军农场的扩张,这些农场就将土著跟他们分割开来。

不过,对此董书恒也无所谓。这样正好方便淮海军农场的扩张。反正土著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