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大儒(2 / 2)

奋斗在大明 名剑山庄 271 字 2021-12-04

说下去,会流下泪来。毕竟他与吴廷翰名义上是师兄弟,但实际上是师徒。也就是吴廷翰将气学传授给周梦臣,给了周梦臣科学与儒学结合地最佳载体。

从来不是没有感情的。

吴廷翰说道:“莫做小儿态,有你在,气学大兴有日,我即便是死了,也含笑九泉了。你给我太多惊奇了。王阳明走得是由内圣而外王之道,甚至从宋儒而来,就是这个路子。甚至我与师傅,也没有脱这个范畴。脱不开理学的架子。其实也是在内圣之道上打转转。听你的话我才明白,我错了,气学是气学,心学是心学。”

“心学发端之处,就是内圣之道。而气学之道却不是,你这个路子另辟蹊径,由外王而内圣。发前人所未发。只是你要谨记一件事情,夫子的学问,就一个仁字,这也是儒学之根本。理学纲常太硬,失了仁心。成了礼教吃人。而你也记住这一点,万万不可忘记一个‘仁’字,否则就堕入异端一流。”

“还有一件事情,我不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学问之道,薪火相传。但是一件事情,你觉得是自己的事情,他始终是自己的事情,你觉得是气学一脉的事情,那就要告诉弟子们,人生太多意外,我也想你能登台阁之地,执掌九重。但是扪心自问,你有十足的把握吗?你如果觉得这一件事情,是天下人之事,你自己毫无私心,你为什么不敢告诉天下人。我大明从不以言杀人。而今即便是以言杀人又怎么样?我辈儒者,为天下请命,甘受刀斧。为人当思,所谋不忠,所思无误,当畏惧天命,畏惧自己的学问是否有错,除此之外,尚有何畏?”

“我知道你定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想得太多,反而成了负担。我走之后,你就是王门气学的执掌。当细思之,有人需要三思而后行,有人需要行而后思。你到属于那一类。”

周梦臣听了,忍不住流出泪来。

有时候,觉得有一个长辈絮絮叨叨的叮嘱,实在是非常厌烦的事情。但是真到了某一个时候,再也没有人来叮嘱你,嘱咐你。才会知道当初的教诲与叮嘱是多么的珍贵。

从今日之后,不管是学术上,还是在官场。周梦臣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了。

周梦臣说道:“小弟知道了。”

吴廷翰说道:“我床头有一个匣子,你拿来吧。”

周梦臣立即去找,拿过来之后打开。吴廷翰说道;“这里面有几十封书信。有给陕西韩师叔,江西罗师叔,还有天南地北各地气学大家的。你照着写一封书信,并将《小学问》这一般与这书信一并送过去报丧。我气学一脉不如心学,气学内部也捏不到一起去。但是好歹是同气相合,彼此之间都是有交情的。这也是我最后能帮助你的了。”

这一张关系网,对周梦臣来说,价值千金。

无他,周梦臣根基太过浅薄了。气学虽然已经衰弱了。但是到底是曾经与心学正面交锋,罗钦顺与王廷相都与王阳明辩驳过。结果是双方谁也不能说服谁,当然了,从学术成就上来说,这两位都是王阳明的手下败将。

但问题是,手下败将厉害不厉害,那是要看是谁的手下败将了。寻常人当王阳明的手下败将的资格都没有。

并不是谁都能将自己的名字与王阳明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