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 我抢定了(2 / 3)

年前的事的,这他哪里还记得起来。

李达康定定神,挑自己记得最清楚的回答,他首先告诉老爷子,自己爸爸是85年转业的,转业后回到老家县公安局工作。

那时候正赶上百万大裁军,别说是他爸了,整个部队番号都被取消,整个部队大部分人都转业,少部分并入其他部队。

以上是李达康最清晰的记忆,至于其他记忆,他就真没那么清楚。

比如说他确实知道自己父亲上过越战战场,可是他那个时候刚出生没几年,就算稍微懂事一点,家里人也不可能老跟小孩子说打仗的事,所以他对自己父亲的事迹真不是很清楚。

比如说老爷子问他爸有没有立功,李达康倒是听妈妈说过,说他父亲本来是可以评二等功还是三等功的,这不是发扬风格吗,不,最主要是他爸爸在战场的时候,被其他战友救过命,所以他就把这个立功的名额让给一位家庭更困难的烈士,让他能多有一点抚恤金。

可一来李达康也不了解具体情况,二来在这里说的话,不是有吹牛的嫌疑吗?所以他就没有说。

等李达康把自己知道的回答完毕,老爷子接着问道:谷

“那你爸现在地方上担任什么职务?,你刚才说他在部队是营级干部,转业时候突击提一级,是以副团级身份转到地方去的,那在县里的级别应该不低吧?”

李达康听了当时就苦笑,他也如实告诉老爷子,部队转业提半级是惯例,可地方上也不傻,所以在地方上,转业干部降半级使用也是惯例。

嗯,部队的营级相当于地方上的科级,这在县城里面也是局长级别了,这如果是县局局长的话,啧啧,级别已经算是很高了,在小县城里妥妥的大人物。

可那次不是因为特殊情况吗,百万大裁军,要安置的人特别多,尤其是一些小地方穷地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很多地方都是降一级使用。

所以李达康的老爸是以副团级干部身份转业,到地方上却只是定了副科级,并且这个副科级还要打个“括弧”,也就说注明你享受这个待遇,发工资按照这个级别来套,但是却没有实职。

比如李达康的老爸,到现在还只是县公安局的副政委,转业已经10多年,前几年才刚刚进局党委班子。

听李达康介绍完情况,老爷子不愧是以部队为家的老军人,所以他当时就怒了:

“地方上怎么能这样欺负人!”

而到了这个时候,倒是李达康反过来安慰老爷子,他说这也是没有办法,当年的情况就是如此,国家和地方上也不是不想安排好转业干部,说穿了就是一个“穷”字闹的,所以十多年前也就只能如此。

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能大力发展经济,正如咱们国家这些年干的,只有经济发展好了,那不管是现役军人还是转业军人,待遇肯定都能提高。

听到李达康说出这话,老爷子的脸色倒是好看多了,不过声音依然很大,自己耳背好像生怕别人听不到似的:

“小伙子,看不出你觉悟蛮高嘛,对了志刚,”

老爷子有转向颜真真老爸:

“前段时间让你去调查的事,你去调查过了吗?”

“调查过了。”

颜真真老爸对李达康一直都不假颜色,对自家老头子却是毕恭毕敬:

“当年您的老部队没给您丢人,不仅在西线战场集体荣立二等功一次,并且有相当多干部战士发扬风格,把自己立功机会让给其他兄弟部队战友。”

老爷子当时就沉默了,他像是陷入了某种回忆,过了好一会,他才轻轻感慨道:

“唉,这可是我们xxxxx部队的传统啊,嘿嘿,通讯兵通讯兵,那个年代执行任务,都要靠兄弟部队来舍命保护的,所以我们很多干部战士都有这个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