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永嘉学派,解放思想(2 / 3)

是在告诉自己,朝廷很可能会让永嘉学派“死灰复燃”,并成为一种重要学说影响大明!

朱允炆走回船舱,拿起一本《水心文集》,颇有些爱不释手。

这本《水心文集》是中华书局与国子监,联合耗时两年搜集编定,记录了叶适诸多观点与思想,出版之后,为商学院、商人推崇,却不为寻常士人、官员接受。

序言是商学院的先生所写:“其思君爱国之诚,蔼然溢于言意之表,惜乎前后亡缺脱落,有不可读者,尝慕求全集,竟不可得……集其所作札、状、奏、议、记、序、诗、铭并杂著成篇章者,得八百余篇,作《水心文集》……”

朱允炆翻看其中一页,缓缓读道:“夫欲折衷天下之义理,必尽考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这不正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不正是反对空谈,重视讲求学统与实践?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不正是发展商业之策?”

面对一个个切合现实的理论,朱允炆不得不敬佩叶适,敬佩曾经的永嘉学派。

当然,永嘉学派最核心的观点还是“事功”二字!所谓“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古之人未有不善理财而为圣君贤臣者也。”

宣传功利主义,践行“经世致用,义利并举”,是永嘉学派最鲜明的主张。这一点对于重农抑商的王朝不太可能接受,但在南宋商业发达的时代里,在一个个“深穷义理之学”的时代里,永嘉学派的主张可谓是贴切、适合。

朱允炆很理解“事功”、“义利并举”,你不能空谈道义,空谈修身养性,还需要给人一点功利的满足感。

当官的之所以当官,他们可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是想要通过当官,获得稳定且优渥的生活、较高的社会地位,包括一定的权利,一句话,当官是朝着功利去的。这话虽不中听,却是绝大部分官员的现实。

后世五六千人争抢一个公务员岗位,你敢说他们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不,他们践行的就是永嘉学派的思想“事功”二字,做事就是朝着功利去的,没那么多保障、福利,谁挤破头去抢一个位置?

黄淮看着赞叹叶适文字的朱允炆,壮着胆子说:“皇上,微臣以为,永嘉之学,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不言就虚,言之必使可行。务实为本,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

朱允炆看着黄淮,微微点头:“早年间,朕作《猫论》一文,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现如今,朕依旧要用猫论来说,理学是黑猫,永嘉学派是白猫,其他学派是花猫,什么颜色的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抓老鼠。黑猫抓不了的,白猫去抓,白猫不敢抓的,花猫下手。”

“大明要强大,就需要养很多猫,虽然猫多,但必须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抓老鼠,而不是猫抓猫,猫打猫。猫是大明的,是一家,不内斗,矛盾与问题是老鼠,老鼠出来了,解决老鼠……”

黄淮第一次聆听朱允炆完整的治国论述,激动地记在心中,在朱允炆说完后,道:“皇上,永嘉学派若是一只白猫,可有四个本领。”

“哦,说说。”

朱允炆放下书,期待地看着黄淮。

黄淮知道属于自己的机会到了,定了定心神:“其一,实干兴邦,反对空谈,重视实践。其二,义理与功利应统一,两者不可切分。其三,农商一体,民富国强,即要重农,也应重商。其四,国富强兵,护佑山河。”

朱允炆笑了,黄淮不仅知道永嘉学派,还深入了解过,这个靠着理学考出来的官,心里装着的是两套学问啊。

永嘉学派对于当下的大明很有借鉴价值,尤其是它出现于南宋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之中,对于工商业发展、公用关系、私有制、通商等,有着十分精辟的分析、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