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副牌两个王炸(2 / 3)

有点说不出话来。

她本以为骆墨会长篇大论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回答何为读书人。

但她万万没想到,他口中说出的话语,会听得她脑子发懵。

“还有问题要录吗?”骆墨提醒了一句。

妹子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纸张,愣愣地摇了摇头。

“那就先到这里,辛苦各位了。”骆墨起身对工作人员们道。

然后,他就把目光看向了宁丹那边,并大步走了过去。

“丹姐,这几位是?”骆墨问道。

宁丹赶紧做了下介绍。

骆墨看向这个微微有点驼背,满头银丝一丝不苟的梳着的老人,心中微惊。

他能想到央台肯定会把《典籍里的中国》当宝贝,但没想到一上来就直接把它当至宝。

毕竟还在前期筹备阶段,过程与结果都还难以预料呢。

刘重山与骆墨握了握手,二人是双手紧握。

老人看着他,笑了笑道:“你这四句话,倒是让我受教了。”

骆墨正欲接话,老人便道:“不用谦虚。”

他自顾自的继续道:“老头子我呢,或许是年纪大了,一开始还不是很理解,为什么非要搞古今对话的模式,我本以为你的想法是靠这种偏新潮的东西,吸引年轻观众,凝聚年轻群体。”

“但我今天听了你对读书人的定义后,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要有这个环节。”

“为往圣继绝学,好啊,好啊。”他感慨了几句,脸上笑容浓郁,眼里有不加掩饰的欣赏。

“我现在更加相信,你们能一起搞出一档好节目,有意义的节目!”刘重山道。

与骆墨又简单的聊了几句后,老人就回头看向了两位中年男子,道:“小郑,小余,你们接下来在工作方面,多多配合骆墨。”

简单一句话,等于是把骆墨主心骨的地位给定下来了。

不要仗着自己是央台的人,然后就指手画脚,搞七搞八。

按照他的想法办,做好配合工作就行。

被他称为小郑与小余的两个中年男人连忙点头应下。

不知道为什么,光是听着刚才的四句话,他们就有种“能参与到这个节目中,是我的荣幸”的感觉。

……..

……..

刘重山并没有在录制现场久留,他知道自己身份特殊,呆在这里会给所有人都带来极大的压力,导致大家在工作之余多些负担。

他觉得自己这一趟来得是值得,对骆墨有着打从心底里的欣赏。

“这才是我们央台渴望见到的正向公众人物。”他在心中道。

上车后,他就给贺平安打了个电话。

“喂,老贺啊。”刘重山和贺平安本就是多年老友,然后因为二人工作性质的原因,打得交道也多。

在电话中,他直言着自己对骆墨不加掩饰的欣赏。

贺平安那边听得兴高采烈,很奇怪,颇有一种自家晚辈被人夸的感觉,明明他和骆墨也没见过几面。

贺平安牛气哄哄地道:“我老贺能给你乱推荐人?”

“是是是,老贺现在说什么都对。”刘重山笑眯眯地道。

他在电话中,开口道:“我今天去录制现场的时候,骆墨正好在录备采,采访的问题是:何为读书人?”

“你知道他是怎么答的吗?”刘重山道。

“这我哪知道!”贺平安气不过他吊自己胃口。

但他是知道的,在《典籍里的中国》里,安排了一个当代读书人的角色,负责与古人对话,作为接引。

骆墨既然要在这档综艺里充当这个角色,饰演这位当代读书人,那么,他究竟是什么想的,的确很重要。

刘重山道:“他回答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