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忒不是东西(2 / 4)

么高门大户的,里头的阴私都见不得人呢!

那边方婆子还在喊,乱七八糟什么都说了,什么要怪就怪你是个丫头片子!什么我亲眼看着你被人抱走的,怎么又回来了?莫不是熬不下去死了?还有什么你要真是做了鬼,你就找你真正要害你的人去!我只是听人话,给人办事的,别找我之类的。

请酒的婆娘不敢再听下去了,也亏得那日家里无其他人,只有她们两个,和自家的小外孙女。

忙将小外孙女抱进屋里,再出去,那方婆子被吓到了,酒上了头,昏睡得人事不省了。

她忙叫那方婆子家的人来,将她给抬了回去,心里就一直惴惴不安,这知道了这么多高门大户的阴私,若是方婆子醒了,记起了这事,把她给灭口了怎么办?

她家也有几个远亲,也有在官宦之家做下人的,也有跟官宦之家有些关系的,听过不少这样的小道消息,谁家不小心听到了不该听到的,没隔几日,就出了意外丢了性命。

也是吓得一夜没睡,还不敢告诉家里其他人。

还好隔天那方婆子酒醒了,居然都忘记了,什么都不记得,还特意上门来说,说昨日自己喝多了,倒是给添了麻烦了,为这个还送了一盘子点心过来赔罪。

这家婆娘也不知道方婆子是真忘记了,还是装作不记得了,可这个时候,她也只能当方婆子是真不记得了。

这件事,她死死的压在心底,半句都没对别人吐露过。

后来几年,也有碰到有人拿着画像寻家里走丢的,或者被拍花子拍走的孩子的,有男孩也有女孩。

还有两次是跟那方婆子一起被人拉到询问,她没开口,那方婆子倒是表现的义愤填膺,一边摇头说没见到,一边痛骂那些拍花子的,还骂人家不得好死。

倒是让那家婆娘越发打定了主意不提这事了。

直到方婆子去世,她才算松了一口气。

后来听朱老大的媳妇在外头抱怨,说方婆子这个做婆婆,真是老糊涂了,死之前还留下话,要他们一家子回朱家老家去。

朱老大媳妇就想不明白,自家在城里有院子,自家男人做生意,一家子在城里生活多好?

做啥非要他们守完孝,就卖了房子回乡下种地去。

别人听了,都附和朱老大的媳妇,说只怕方婆子是老糊涂老背晦了,脑子不清楚才说这样的话呢。

也不替几个孙子孙女着想?这都在城里,嫁娶可都是城里人家,要是去了乡下,天知道能嫁娶些什么人?

这话可说到了朱老大的媳妇的心坎上,抓着人就诉苦个不停。

唯有这家婆娘猜度到了几分,只怕方婆子到死之前,也怕事情败露,或者被主家灭口,所以才让他们卖了院子回乡下,好歹能保住全家性命呢。

当然这话,这家婆娘是不敢说出来的。

自然这朱老大一家,守完孝后,没人提没人理回乡下的事情,直到去年,一天晚上,那朱家的大门被踹开,然后一阵哭喊,有胆子大的邻居打开门要去看看,就看到朱家门口守着几个彪形大汉,杀气腾腾的。

见到邻居,也只说私人恩怨,让少管闲事。

那架势,谁敢管?不要命了?

纷纷收回脚,关上了自家大门。

朱家那院子的灯亮了半夜,后来两三天后,朱家的大门才打开了,朱老大脸上破了相,走路一瘸一拐的。

有人偷偷问他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得罪人了?要不要去报官?

那朱老大却含糊的说什么不用,说是一场误会什么的,千万别报官。

这话一说,谁还管他家的?

倒是平静了些日子,过了年,朱老大就琢磨起是不是卖了院子回老家去,私底下拜托邻居街坊问问有没有要买他家院子的,便宜点卖。

其实有不少